说起学考这事儿,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啊!以前我们那会儿,学考(那时候叫会考)就那么回事,考过了拿毕业证,谁还真把它当高考那么回事儿呢?可现在,风向全变了!那些还在把学考成绩当“小透明”的,真得警醒了,因为,现在“看”学考成绩的大学,可真不少,而且是越来越多了!
你要问具体是哪些大学在“看”?这么说吧,几乎所有大学,尤其是新高考改革省份的大学,都在用不同的方式“看”你的学考成绩。它不再仅仅是高中毕业的“敲门砖”,很多时候,它已经悄无声息地变成了你进入大学殿堂的“隐形门槛”,甚至是“加分项”,甚至是“决定性砝码”。别不信,我来给你掰扯掰扯这里面的道道。
首先,最直接、最粗暴的“看”,是那些把学考科目直接计入高考总分的省份。这简直是明晃晃地告诉你:“你的学考成绩,我非看不可,而且还要折算成真金白银的分数,直接影响你能不能上大学!”比如,新高考改革初期,很多省份推行的“3+1+2”或“3+3”模式,学生选考的科目(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这些科目在高中阶段的考试,本身就是学业水平考试的一部分。这些成绩,往往采用“赋分制”,也就是把你的原始分数,通过一定的算法,转换成等级分或分数,最终计入高考总分。你说,这样的大学能不看吗?这简直就是高考成绩的“压舱石”!你某门选考学科学考没考好,哪怕语数外再突出,总分上也可能被拉下一大截,眼睁睁地看着心仪的大学从指缝溜走。
其次,也是现在越来越普遍的一种“看”,那就是在综合评价招生中,学考成绩被视为重要的“筛选条件”和“参考依据”。你可能听说过强基计划、高校专项计划,还有一些地方性的综合评价批次(比如浙江的“三位一体”、上海的“两依据一参考”)。这些招生模式,它不仅仅看你的高考分数,还会综合考察你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以及面试表现。
你想想看,一所顶尖大学,比如清华、北大,或者那些985、211的牌子学校,他们每年收到成千上万份优秀的申请材料,大家高考分数都差不离,怎么筛选?除了高考分数这个硬杠杠,他们会非常非常在意你的学考等级。我见过不少高校的招生简章上明文规定:“申请者学业水平考试所有科目成绩原则上达到A等级,或至少达到X门A,其余为B以上。” 这话听着波澜不惊,可对那些高中三年在学考科目上“佛系”对待,只顾着冲刺高考科目的孩子们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你的高考裸分再高,只要有那么一两门学考是C甚至D,对不起,对口大学的综合评价大门可能直接就对你关上了。这不是我危言耸听,这是血淋淋的事实。他们要的是全面发展的学生,而不是只在某一两门上突出,其他科目却“瘸腿”的“偏科生”。学考成绩,在他们眼里,就是衡量你学习态度和综合素养的一个重要指标。
再譬如浙江的“三位一体”招生,学考成绩那是实打实要折算成“学业水平测试成绩”计入综合成绩的,有的学校甚至权重能达到10%甚至更高。上海的“两依据一参考”更不用说,它明确指出要“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来录取。这里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学考无疑是核心。这意味着,你在高中阶段的每一场学考,都可能成为你未来录取结果的“胜负手”。
还有,别忘了高职院校的分类招生,或者叫春季高考、技能高考等等。对于很多并非以本科为唯一目标的同学而言,学考成绩更是核心中的核心。很多高职院校的招生,压根就不看高考分数,直接就是依据你的学考成绩加上职业技能测试或者面试来录取。想想看,对于这些同学,学考成绩简直就是他们进入高等教育的唯一通道,其重要性,用“举足轻重”来形容,都显得有点保守了。
所以,你看,学考成绩的重要性,已经从过去的“可有可无”跃升到了现在的“至关重要”。它在很多招生场景中,扮演着“资格证”、“通行证”、甚至是“计分卡”的角色。
我常常跟身边的家长和学生念叨,千万别小看学考。高中三年,你埋头刷题,眼睛熬成了兔子,就为了高考那几门。但如果对学考抱以“反正过线就行”的心态,那可真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你可能因此错失了综合评价招生的机会,而这些机会,往往是低分进名校的“捷径”。更何况,学考的科目,都是你高中阶段的必修课,考好了,那说明你基础扎实,学习习惯好,这本身就是大学看重的品质。
说句实在话,教育改革走到今天,学考地位的提升,其实也是一种导向。它想告诉我们,别再搞“偏科教育”了,别再只盯着语数外政史地物化生这几门“主课”了。你高中学的每一门课,无论是地理历史,还是生物物理,亦或是技术艺术,它都构成了你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学考的设置,就是希望能让学生真正重视起每一门课程,而不是为了高考而放弃其他学科的学习。大学在筛选人才的时候,自然也希望找到那些全面发展、知识结构均衡的学生。你想想,一个高三学生,高考分数挺高,可生物学考只考了个C,那是不是说明他在某个领域知识薄弱呢?大学招生官心里肯定会打个问号的。
总之,我的经验告诉我,也无数次从现实中看到,“学考无用论”这种调调,早该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了。现在的大学,无论是顶尖学府还是普通院校,无论是通过高考统招还是各种特殊批次,它们都在以或明或暗的方式,把学考成绩放在了一个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上。那些想要在高考竞争中脱颖而出,或者寻求多元录取途径的孩子们,真的要如履薄冰,把每一门学考都当成高考来对待,全力以赴,力争全优。因为,你的学考成绩,很可能就是你敲开理想大学大门的那把“金钥匙”。别等到成绩出来,看着满眼的B和C,才来后悔,那时候,可就真是“前功尽弃”,捶胸顿足也晚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