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有哪些大学?说起来,这地方的大学教育,其实是有点儿意思的。它不像广州、武汉那样动辄几十所、上百所高校林立,随便走几步就能撞见大学城。梅州,这座被誉为“世界客都”的山水之城,它在高等教育这块儿,有它自己的节奏和味道。
主力军,毫无疑问是嘉应学院。这是梅州市唯一一所本科层次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可以说承载着梅州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甚至更多。再往下,还有一所广东梅州职业技术学院,它在职业技术教育领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就目前来看,这两所是梅州高等教育舞台上最闪耀、也最实际的两颗星。当然,你可能还会听到一些其他名字,比如一些成人教育机构或者特色培训学校,但若论正儿八经的、颁发学历的“大学”,那便是它们了。
要说嘉应学院,那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讲完的。它坐落在梅州市区,毗邻风景秀丽的剑英公园,空气里都带着点儿读书人的清雅劲儿。我去过几次,每次走进校园,都能感受到那种不同于大城市高校的独特气息。校园里绿树成荫,四季花开,凤凰木红火的时候,真是一片热烈的海洋。图书馆前那棵老榕树,不知道见证了多少学子的晨读与夜归。那种感觉,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踏实”。没有大城市高校的喧嚣和浮躁,学子们在这里,更能心无旁骛地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
嘉应学院的成长历程,也挺能体现梅州人那种韧劲儿的。它最初是梅州师范专科学校和嘉应大学合并而来,后来又吸收了梅州教育学院、嘉应大学丰顺分校等,一步步,从师专走向了本科,直至如今这所综合性大学。这中间,多少风雨,多少变迁,都凝结在了如今的校园里。可以说,它的每一步发展,都牵动着无数梅州子弟的心,也寄托着这座城市对教育的无限憧憬。
说到嘉应学院,就不能不提它的客家学研究。这可是它的招牌,甚至可以说是独一份儿的。作为世界客都的学府,嘉应学院在客家文化研究、客家语言传承、客家民俗保护等方面,做得深入且扎实。它设有专门的客家研究院,吸引着国内外学者前来交流学习。你在这里读书,不光能学到专业知识,更能耳濡目染地浸润在浓郁的客家文化氛围里。想象一下,课堂上教授们深入浅出地讲解客家围屋的建筑哲学,图书馆里你能找到各种客家歌谣、客家方言的资料,食堂里还能品尝到地道的客家酿豆腐、盐焗鸡……这可不是其他任何一所大学能给予的体验。这里培养出来的,不光是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更是对客家文化有深厚情感和理解的传承者。很多毕业生,带着这份独特的文化烙印,走向社会,成为客家文化的传播者。
除了客家学,嘉应学院的学科设置也挺全面的,涵盖了文学、理学、工学、医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农学、艺术学等多个门类。虽然比不上国内顶尖学府的学科广度和深度,但对于一所地方性大学而言,它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人才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比如说,它的师范类专业,为梅州乃至粤东地区培养了大量优秀教师;它的农学、林学专业,也紧密结合梅州农业大市的特点,为乡村振兴贡献着力量。
在嘉应学院读书,节奏是慢悠悠的。没有北上广深那么卷,但也不代表没有追求。大家在这里,除了读书,还能真切地感受到梅州这座城市的温度,品味地道的客家美食,周末爬爬神光山,去客天下看看美丽的夜景,或者到雁南飞茶田感受一下茶园风光,感受那种浓郁的人文气息和自然之美。那种生活,不是大都市那种快节奏的“赶”,而是一种带有温度的“过”。你会发现,很多当地人,对这所学府有着一种发自内心的亲近感和荣誉感,这种情感,也悄然影响着在校的每一个学生。
当然,除了嘉应这棵“大树”,梅州的职业教育力量也不容小觑。广东梅州职业技术学院,它扮演的角色,跟嘉应又不大一样。如果说嘉应学院更偏向于学术研究和通识教育,那么职业技术学院则更接地气,更直接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它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比如数控技术、汽车维修、电子商务、护理等等。这些专业,都是紧贴梅州以及周边地区的产业需求设置的。这里的学生,一毕业就能上岗,是梅州产业发展的“活水”。梅州毕竟是制造业和农业并重的城市,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很大,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很多都能在当地找到不错的工作,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它的教育模式,更注重实践操作和职业技能的培养,让学生们所学即所用,能够迅速适应社会的需求。
其实,把目光放得更广一些,梅州这座城,本身就带着一种独特的“大学气息”。客家人素来崇文重教,这种文化底蕴是刻在骨子里的。无论是在村落的宗祠里,还是在街头巷尾的茶馆里,你都能感受到那种对知识的尊重、对人才的渴求。很多客家家庭,即便再艰难,也要供孩子读书,这种“耕读传家”的传统,让梅州的教育氛围显得格外淳朴和浓厚。
在这种环境下,无论是在嘉应学院还是职业技术学院学习,都有一种特别的沉淀感。这里没有大城市的喧嚣和浮躁,学子们可以更心无旁骛地读书,享受那种纯粹的求学乐趣。缺点也不是没有,比如就业机会相对单一,学科门类不如一线城市那么齐全,这可能会让一些胸怀大志、渴望更高平台发展的年轻人有所顾虑。但反过来看,如果你追求的是一份宁静、一份沉淀,渴望在一个充满人文气息的环境中完成学业,那么梅州绝对是块宝地。它给你提供了一个“慢下来”的机会,让你在书本之外,也能更好地感受生活,感受历史,感受文化。
当然,作为地方院校,嘉应学院和广东梅州职业技术学院也面临着各种挑战。比如如何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和学生、如何获得更多的科研投入、如何更好地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战略,让毕业生能够在大湾区有更广阔的就业前景。在“双一流”建设的大潮下,地方性大学如何找到自己的特色,发出自己的声音,也是它们必须思考的问题。然而,我始终相信,只要这份对教育的执着还在,只要客家人的耕读传家精神还在,它们就能不断焕发生机,不断进步。
梅州,一座看似慢节奏的城市,骨子里却透着对知识和人才的渴求。嘉应学院和广东梅州职业技术学院,就像两盏明灯,在绿水青山之间,默默地照亮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求学之路。它们不仅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更是传承客家文化、推动地方发展的重要引擎。它们的存在,让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也让更多人看到,在喧嚣之外,还有一片值得静心求学的理想之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