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三下乡做哪些活动

陈老师 教育评论1阅读模式

大学三下乡,说白了,就是大学生利用暑假时间,去到祖国那些需要我们的地方,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或者说,把我们年轻人的那股子劲儿和赤诚之心,带到乡村去。具体做些什么活动?那可真是五花八门,远不止你想象中那么简单。

最常见的,当然是支教。这几乎是每个下乡队伍的“标配”了。孩子们那双渴望知识的眼睛啊,你一旦见过,就永远忘不了。我们去,不光是教书本上的数学语文英语,更多的是带去外面世界的精彩。可能是一堂充满想象力的美术课,教他们用废弃物制作手工;可能是一节生动的科学实验课,用小苏打和醋制造“火山喷发”,看他们惊叹的模样;也可能就是简单的体育课,陪他们疯跑,玩些城里小孩才熟悉的游戏。有些团队还会开设音乐、舞蹈、心理健康甚至编程启蒙的课程,弥补当地教育资源的不足。孩子们对知识的饥渴和对外界的好奇心,那种真挚,常常让我这个“过来人”汗颜。记得那年夏天,我在一个小山村教英语,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每天最早到教室,捧着我带去的绘本,一个词一个词地跟着我念。她家离学校最远,每天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可她从没迟到过。教她们念诗,教她们唱英文歌,看着她们从羞涩到放声歌唱,那一刻,你会觉得所有的汗水和蚊虫叮咬都值了。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与心的连接,为他们推开一扇窗,哪怕只是一道微光。

除了支教,另一个大头便是医疗义诊。特别是医学院的队伍,他们去到乡村,为村民们提供免费的诊断、测血压、量血糖,发放常用药品,讲解一些基本的卫生常识和疾病预防知识。农村地区医疗资源普遍匮乏,很多老人常年小病拖着,大病扛着,很少有机会得到专业的检查。我们的到来,就像及时雨。我亲眼见过一位奶奶,因为常年劳作,关节疼痛,医生细心地为她做检查,给出建议,并送上了一些活络油。奶奶握着医生的手,眼眶湿润,不住地说谢谢。那份简单的信任和感激,是你在任何医院诊所都感受不到的。更重要的,是普及健康理念,教他们如何识别一些常见病的早期症状,如何注意饮食卫生,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对提高当地村民的健康水平,却有着深远的意义。有时候,还会开展一些急救培训,比如心肺复苏,简单易学的包扎,让村民们在突发状况下也能自救互救。这种把专业知识实打实地转化为服务大众的能力,真的是让人由衷佩服。

还有一块非常重要的,是社会调研科技推广。这不是像支教义诊那样直观的“服务”,它更像是一种“诊断”和“赋能”。队员们会深入农户家中,和村干部、村民们拉家常,了解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文化习俗、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比如农产品滞销、基础设施薄弱、留守儿童或空巢老人问题等。他们会把这些第一手资料带回去,结合专业知识进行分析,形成调研报告,有时还会为当地政府部门提供政策建议。比如,农学专业的学生可能会帮助村民改良农作物品种,推广新的种植技术;计算机专业的会帮助村民搭建电商平台,拓展农产品销路,教他们如何使用智能手机,如何上网查信息,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数字素养的普及。记得有一次,我们团队的计算机大神,把村里的公共电脑重新配置了一遍,还手把手教村里的年轻人如何开网店,如何用微信视频和在外打工的亲人联系。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这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这种“授人以渔”的方式,虽然见效慢,但潜力巨大,它是在为乡村的内生发展注入活力。

当然,文化类的活动也绝不能少。文化艺术服务也是三下乡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团队会把地方戏、民族舞带到乡村,与村民们共同排练、表演,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也有的会组织普法宣传,讲解婚姻法、土地法、反诈骗等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还有的会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讲述红色故事,传承革命精神。我们那年,艺术系的同学就教村里的妇女们跳起了广场舞,那阵子,村头的小广场每天晚上都热闹非凡,音乐声、欢笑声此起彼伏,村民们的精神面貌都跟着亮堂了不少。这种互动,不仅仅是单向的输出,更多的是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乡村文化的魅力和韧性。

此外,环境保护也是近年来越来越受重视的活动。组织村民进行河道清理、垃圾分类宣传、环保知识讲座,从小处着手,提升村民的环保意识。比如,我们曾协助村里建立垃圾分类点,并向村民讲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虽然一开始推行困难,但看到一些孩子主动参与进来,并且回家监督父母,我们觉得这项工作非常有价值。

说到底,大学三下乡的活动,远不止以上这些具体而微的实践。它更是一堂无形的、深刻的人生大课。对于大学生而言,这是一次走出象牙塔,亲身体验中国农村现状的机会。你会看到贫困,看到落后,但同时,你也会看到顽强的生命力,看到淳朴善良的人性光辉,看到乡村特有的宁静与美丽。你会学习如何与不同背景的人沟通交流,如何克服困难,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解决问题。你会体验到什么是真正的团队协作,什么是责任与担当。那段日子,清晨被鸡鸣叫醒,夜晚伴着蛙声入眠,没有空调,没有网络,却前所未有地感受到了真实与自由。汗水湿透衣衫,泥土沾满鞋履,脸上晒脱了皮,可心却前所未有地充实和澄澈。

这其中,也必然伴随着挑战和反思。我们带去的知识和技能,是否真的符合当地的需求?我们的帮助,是治标还是治本?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我们的作用?这些问题,在实践中不断地拷问着我们。不是所有的付出都能立竿见影,也不是所有的努力都能得到理解。有时会感到力不从心,甚至迷茫。但正是这些挫折和思考,让三下乡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暑期实践,而成为一次深刻的社会认知过程,一次自我成长的洗礼。它让你开始思考个体的价值,思考社会公平,思考国家发展,思考作为新一代青年,我们能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

所以,当有人再问起“大学三下乡做哪些活动”时,我脑海中浮现的,不再仅仅是那些具体的条目,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画面:孩子们的笑脸、老人们感激的眼神、在田埂上挥洒汗水的身影、夜幕下围坐一起讨论的场景。那些活动,是形式,更是载体,承载着我们对社会的认知,对自我的发现,以及那份最朴素、最真诚的,想让世界变得更好的愿望。这是一段会影响你一生,让你每每回想起来,都心潮澎湃的宝贵经历。它不是简单的奉献,更是一场双向的奔赴与滋养。我们去,不仅仅是给予,更是收获。收获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一份对土地和人民更深沉的热爱,以及,一个更加完整和深刻的自我。

大学三下乡做哪些活动

 
陈老师
  • 本文由 陈老师 发表于 2025年7月21日10:44:2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xingxingwuyu.com/p/566975.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