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大学有哪些

陈老师 教育评论2阅读模式

要说这平顶山,别看它只是河南的一个地级市,论起高等教育来,它也实打实地有那么几所学校,撑起了这块土地上年轻人的梦想。其实最常被提起的,也最能代表平顶山高等教育水平的,自然是平顶山学院。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职业技术院校,比如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它们扮演的角色也至关重要。

话说回来,提到平顶山学院,我脑子里首先浮现的,不是冷冰冰的教学楼或实验室,而是一股子烟火气,一种特别朴实又带着些许倔强的生命力。你看它坐落在新城区,占地面积不小,从最初的平顶山师范学校,一路跌跌撞撞、摸爬滚打走到今天,变成了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这其中的故事,可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我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那会儿,它还是师专,多少学子在这里挥洒青春,盼着毕业后能捧上那份“铁饭碗”,去教书育人。那时候的校园,没有现在这么光鲜亮丽,食堂的饭菜也总是那几样,可大家伙儿劲头儿足得很,图书馆里总是挤满了人,书本被翻得卷了边儿,油墨味儿混着汗味儿,那才叫真学问。

后来,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浪潮,平顶山师专合并了平顶山教育学院、平顶山煤炭教育学院,摇身一变成了平顶山学院。这名字一改,格局自然也大了。不再仅仅是培养老师了,专业设置也一下子丰富起来,什么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农学,那是百花齐放。我有个远房亲戚的孩子,当年高考分数不高不低,够不上郑州那些“大牌”学校,就选了平顶山学院的计算机专业。他说,刚去的时候,心里还有点儿不乐意,觉得地方小,学校名气也不响。可待了一年半载,慢慢就有了感情。学校里老师们都很负责,不像有些大U,老师动不动就“放养”。这里的老师,是真的愿意跟你交流,手把手教你,尤其是那些实践课,老师带着他们去企业实训,那种在实实在在的项目里摸爬滚打的感觉,比枯燥的理论知识来得痛快、也来得有用。他还跟我抱怨过,说冬天宿舍里有点冷,夏天没空调得靠风扇,但转头又会说,食堂里的烩面那叫一个绝,还有门口那家烧饼夹菜,便宜又好吃,是他们深夜学习后的“精神慰藉”。你看,这就是生活,有不如意,但更多的是那些细碎的、温暖的、真实的东西,让一个人对一个地方产生依恋。

平顶山学院的校园环境,我觉得也挺有意思。不像某些新建大学那样,一味地追求现代化、高大上,它身上还保留着一些老学校的韵味。那几栋红砖的老教学楼,爬满了青藤,带着岁月的痕迹,走在里面,你都能感受到历史的回声。而新建的图书馆、实验楼,则又透着一股子朝气。校园里绿化做得不错,春夏秋冬,景色各异。尤其是秋天,教学楼后面的银杏树黄了,阳光一照,金灿灿一片,特别美。很多学生喜欢坐在树下看书,或者抱着吉他唱歌,青春的活力就那么自然地流淌出来。学校的社团活动也挺丰富,什么文学社、辩论队、摄影协会、街舞社,应有尽有。我认识几个在平顶山学院毕业的年轻人,他们现在有的在中学当老师,有的去了企业搞研发,还有的自己创业,虽然起点不算特别高,但都挺努力,也都在各自的领域做得有模有样。这大概就是这所学校的底色吧,它培养出来的,往往不是那种张扬的“天之骄子”,而是踏实肯干、有韧劲儿的“实干家”。

当然,除了平顶山学院这艘“旗舰”之外,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也是不容忽视的存在。它跟平顶山学院的定位完全不同,一个偏重学术,一个更侧重技能。说实话,过去很多人对职业院校总有点儿“偏见”,觉得是成绩不好的才去。但现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职业教育的地位也日益凸显。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就是这样一所学校,它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设了很多实用性强的专业,比如煤矿开采、机电一体化、护理、旅游管理、建筑工程等等。这些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是真正能上手、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蓝领精英”。

我有个远房表弟,文化课成绩不太理想,高中毕业后去了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汽修。当时家里人还有点儿担心,觉得将来不好找工作。可没想到,他学的特别带劲儿,每天泡在实训车间里,跟那些冰冷的机器打交道,他反而找到了乐趣。老师也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诊断故障、如何维修。毕业前夕,学校组织了几次招聘会,好多当地的企业都来抢人。他因为实操能力强,还考了好几个职业资格证,还没毕业就被一家不错的汽修厂提前预定了。现在工资比我还高呢,真是让人刮目相看。所以说,不能小看任何一所学校,关键在于它是否能给学生提供真正有用的知识和技能,让他们将来有立足之地。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在我看来,就是这样一个务实又高效的“人才孵化器”。它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默默地支撑着平顶山乃至周边区域的工业发展,功不可没。

当然,除了这两所相对大型、知名的院校,平顶山可能还有一些小型的培训机构或者成人教育机构,但它们通常不被纳入“大学”的范畴。所以,当有人问起“平顶山大学有哪些”的时候,我脑子里首先跳出来的,便是平顶山学院,其次是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它们共同构成了这座城市高等教育的版图。

说到底,一所学校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它的排名有多高,名气有多大,而在于它能为多少个鲜活的生命提供成长的土壤,能为这个社会输送多少有用的人才。无论是平顶山学院里走出教书育人的老师、科研人员,还是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里走出掌握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他们都是平顶山这个城市跳动的脉搏,是这片土地上希望的火种。平顶山这座城市,也许没有一线大都市的喧嚣与繁华,但它有自己的节奏,有自己的故事,而这些学校,正是故事里不可或缺的篇章。它们可能不是那种让你一眼惊艳的存在,但它们就像那山间清澈的溪流,润物细无声,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让他们从这里出发,走向更广阔的世界。每每想到这些,我就觉得,这些学校的存在,真是好极了。

平顶山大学有哪些

 
陈老师
  • 本文由 陈老师 发表于 2025年7月10日10:44:5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xingxingwuyu.com/p/566711.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