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实在的,“贵州大学有哪些”这个问题吧,听着挺像问贵州有多少个大学似的。但咱们贵州人或者了解点情况的朋友都知道,通常讲“贵州大学”就指的是那一所,咱们贵州省唯一的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后来也是双一流建设高校之一嘛。所以它不是“有哪些”并列的大学组成,而是“贵州大学”这个整体。你问“有哪些”,大概是想知道这所大学本身有哪些“面儿”,对吧?行,那我就按我的理解,给你掰扯掰扯,这所学校到底是个啥样子。
首先,得说它的地位,在贵州,它就是头牌,是很多贵州学子挤破脑袋想进的地方。那种感觉,就像是本地人心里的一个标杆。一说到大学,大家首先想到的,多半就是贵大。它承载了太多贵州人的期盼,也为这片土地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人才。那种对它的认同感,是骨子里的。
说到“有哪些”,它有校区呀,这可能是最直接的回答角度之一了。以前老贵大是在贵阳市里,后来高校合并,又在花溪建了个超大的新校区,现在学生大部分都在那边。老校区比如南校区、北校区,还在,有些研究生院、继续教育、或者一些研究机构还在用。南校区在花溪河畔,那个地方,绿树成荫,有点老旧的建筑,透着一股历史的味道。以前本科生有些专业也在南校区待过,环境挺好,就是设施可能没那么新了。北校区嘛,以前是贵州工业大学,那地方的工业气息就比较重,建筑风格比较硬朗,我记得那边坡特别多,走着特别累人。不过现在很多工科专业也搬到花溪去了。
重头戏来了,花溪校区。说起来,花溪校区那可真是大!非常大!刚去的时候,地图都得研究半天,从宿舍走到教学楼,要是没个电动车或者不坐校车,腿都要走断。但它也真漂亮。沿着花溪河,校园规划得挺现代的,绿化做得特别好,空气也好。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宿舍区,都比较新。春天樱花开的时候,那叫一个浪漫。夏天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秋天叶子黄了,也很有意境。冬天虽然湿冷,但那种雾蒙蒙的感觉,也别有风味。整个校区就像一个小镇,啥都有,超市、银行、各种食堂、咖啡馆,甚至还有自己的影院(虽然可能不是天天开)。在花溪校区待着,你真的能感受到那种大学城的活力,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在一个巨大的空间里学习、生活、交流。不过,太大了也有烦恼,比如赶课就很考验你的时间和体力管理能力。食堂选择倒是多,但众口难调嘛,总有那么几个窗口是真爱,总有几个窗口是永远的“黑名单”。
再说说它的“有哪些”学科或者特色吧。贵大底子是挺厚的,合并了好几所学校,所以学科门类挺齐全的。老贵大的农学是挺有名的,毕竟贵州是个农业大省,研究适应高原山地特色的农业技术,这可是真刀真枪的本事。合并的贵州工业大学底子,让它的工科也挺强,服务贵州地方工业,比如矿业、化工啥的,都有不错的积累。听说烟草学院很牛,因为贵州是烟草大省嘛,这个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特别好,自带光环。文科方面,文学、历史、哲学这些老牌学科也都有底蕴,虽然可能不像综合性大学那么突出,但在贵州本地来说,也是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基地。法学、经济学、管理学这些也都齐全,努力跟着时代发展。近些年,大数据、智能制造这些新兴专业也发展得很快,毕竟贵州这几年在大数据方面投入很大,学校也得跟上这个节奏。
在贵大生活,除了学习,那种生活气息也很浓。你得习惯贵州的阴雨天,有时候能连着下好几天雨,校园里湿漉漉的。得习惯爬坡,虽然花溪校区相对平缓一些,但在老校区或者去某些地方,坡是绕不开的。花溪校区周边现在发展起来很多,大学城嘛,吃的喝的玩的选择多了,小吃街啥的,各种贵州特色小吃,丝娃娃、肠旺面、豆腐圆子……想想都流口水。周末去花溪公园转转,或者去市里逛逛,交通也还算方便。图书馆是大学里待得最多的地方之一吧,贵大的图书馆藏书挺丰富,新馆环境也好,找个靠窗的位置看看书,也是件舒服的事儿。校园里的社团活动也很多,各种晚会、比赛、讲座,总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
当然,贵大也有它的烦恼。作为西部地区的学校,跟沿海或者北京上海的顶尖高校比,资源、人才引进方面肯定有差距。有时候会听到一些对硬件设施或者管理细节的吐槽。但我觉得吧,它自有它的魅力。那种根植于贵州大地的朴实和韧性,是别的学校没有的。它就像贵州这片土地一样,或许不那么光鲜亮丽,但有自己的坚守和特色。在那里读书,你能感受到一种脚踏实地的氛围,能接触到很多真实、接地气的课题。
所以,你问“贵州大学有哪些”,它不是由很多个小大学组成,而是贵州大学这一个整体,包含了它的不同校区、不同学科门类、独特的校园生活和它在贵州这片土地上的地位与故事。它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地方,是无数人的青春记忆和梦想起点。你去了,就能感受到它“有哪些”不一样的样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