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深圳大学,嗯,怎么说呢,它不是那种一听名字就古老得能闻到历史尘埃的学府,比如北大清华,也不是那种只窝在深山老林里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地方。它啊,就是活生生地长在了深圳这座城市的心脏地带,跟这座城一样,年轻、有冲劲、带着一股子热气腾腾的创新味道。
你要问深圳大学有哪些?这问题问得,有点像问深圳这城市“有哪些”高楼大厦、或者“有哪些”好吃的。它有太多东西了,硬要掰开了揉碎了给你看,最直接的,当然是它的各种“家门”——也就是那些学院和学部。
喏,你要是走在粤海校区那片被老荔枝树荫蔽的校园里,或者在丽湖校区那些线条简洁明快的新大楼间穿梭,你会路过一个又一个名字。有教你如何用文字雕刻时光、用思想丈量人文世界的人文学院,那里的老师可能刚从某个国学大会回来,也可能在研究当下最热的网络文学现象,接地气得很。有把经济脉络给你梳理得清清楚楚、让你明白钱是怎么流动的经济学院和管理学院,这俩地方,尤其在深圳这块搞钱热土上,那关注度,绝对是杠杠的,创业啊、金融啊、市场啊,都在这里面翻腾。
接着走,你会看到那些硬核的家伙——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材料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这些名字听着有点“硬”,但它们可是深大的脊梁骨,跟深圳的科技园紧紧挨着,里头出来的学生,很多直接就钻进了华为、腾讯、大疆那些响当当的公司。实验室里熬夜的光,讨论电路板的声音,敲代码的手指飞快在键盘上跳舞,那都是创新最前沿的脉动。我有时路过那边的楼,都能感觉到一股电流biu~biu~往外冒的劲儿。
当然,别以为深大只有理工科。它也有柔软和缤纷的一面。比如,艺术设计学院,那是多少梦想着做出点不一样东西的年轻人的聚集地。深圳不是“设计之都”嘛,这里的学生耳濡目染,做出来的作品,那叫一个五花八门、脑洞大开。从服装设计到工业设计,从动画到新媒体艺术,你能想到的跟“美”和“创意”沾边的,这里都有。还有传播学院,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怎么讲好一个故事、怎么理解媒体的运作、怎么玩转新媒体平台,这里有高手。
再有,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看看深圳这座城市一天一个样儿的速度,就知道这里的专业有多实用、多重要了。那些拔地而起的高楼、蜿蜒的地铁线、漂亮的公园绿地,很多背后都有深大人的智慧。法学院呢,在这样一个契约精神和规则意识越来越重要的城市,他们的角色也无比关键。
这还没完呢。医学部,深大有自己的附属医院,医学、护理、药学,这些都是关系着生命健康的大学问。还有海洋学院,想想深圳靠海,向海图强也是自然的事儿。教育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名字太多了,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群人在一个特定领域里的深耕细作。
但你要是只知道这些学院名字,那你就只摸到了深大的骨架。深大“有哪些”,更在于它是什么样的一个存在。
它有那种特区大学特有的、敢为人先的基因。建校初期,就没有循规蹈矩,很多制度都是自己摸索着来的。这种“闯”的精神,一直延续到现在。这里的老师,很多都有企业背景或者海外经历,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有行业里的实践经验和国际化的视野。这里的学生,也普遍带着一股子实用主义和进取心,他们知道自己毕业后是要直接面对市场、面对竞争的,所以学习起来,目的性更强,也更愿意去尝试和挑战。
它国际化程度很高。校园里能看到各种肤色的留学生,走在路上,偶尔能听到不同语言的交流。各种国际交流项目、联合培养项目也特别多,感觉这里就是一个小小的世界村,不同文化在这里碰撞交流。
它特别强调创新创业。这真不是说说而已。学校里有很多创新创业的平台和比赛,各种孵化器、加速器就建在校园旁边,甚至直接在校园里。很多学生的毕业设计,可能直接就变成了一个创业项目,甚至拿到了投资。这种氛围,在很多老牌大学里是感受不到的。它给你一个信号:你的想法,在这里有可能变成现实。
而且啊,深大有两个校区,感觉也挺有意思的。粤海校区,就是大家更熟悉的那个,南山科技园旁边,老图书馆、文山湖、那些爬满藤蔓的老教学楼,透着一股子沉淀下来的底蕴。虽然老,但人气儿最旺,各种学生活动、讲座展览,多半都在这边。丽湖校区呢,在西丽,更新更大气,建筑风格更现代,主要是一些新学院和实验室在那边,环境特别好,更安静,更适合搞研究。两个校区,一“老”一“新”,一“闹”一“静”,挺互补的。
所以,你说深圳大学有哪些?它有那些闪闪发光的学科名字,有那些风格各异的教学楼和实验室,有那些充满活力、步履匆匆的学生,有那些传道授业、亦师亦友的老师。但更重要的,它有那种融在了骨子里的创新精神,那种跟城市发展同频共振的脉搏,那种务实又不失理想主义的特区大学气质。
它就像一个快速成长的少年,可能还没完全成熟,可能还有些粗糙的地方,但它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和蓬勃的生命力。你在这里,能感受到改革开放的最前沿,能接触到最新鲜的科技和思潮,也能找到一群志同道合、想要在这个城市闯出点名堂的伙伴。
对我来说,深大“有哪些”,它有的,是一种感觉,一种关于未来、关于创新、关于在深圳这座城市生长的独特感觉。它不只是一个学校,它是这座创新之城的一个缩影,一个鲜活跳动的细胞。你说它有哪些?它有的,就是它自己,独一无二的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