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南通的高校嘛,其实掰着手指头数,最响当当、大家最先想到的,肯定就是南通大学了。这基本是南通高等教育的扛把子,门类挺全的,不是那种只有一两个专业的小学校。除了它,还有像南通职业大学、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这些,也都在各自领域里扎根多年了。别以为南通就这几所,像服务特定行业的,比如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一看名字就知道跟港口、航运那些事儿紧密联系;还有南通科技职业学院什么的,也都是这个城市高等教育体系里不可或缺的部分。
但如果要聊聊,要真切感受一下,那南通大学绝对是绕不开的。它不像有些城市,大学城里密密麻麻全是学校,南通大学呢,校区是散开的,不是挤在一个地方。有老校区那种沉淀感,也有新校区的新气象。你走在市里,可能一不小心就路过南通大学的某个校区,那感觉就很融入,不是那种高高在上、跟城市割裂开来的存在。我记得以前去南通,路过钟秀校区那一片,感觉绿化挺好的,旁边就是居民区,生活气息特别浓。再到主校区那边,哇,规模就完全不一样了,现代建筑多一些,操场啊、图书馆啊,标准大学配置。
在南通大学里念书是什么体验?我没亲身经历过,但听在那儿念书的朋友说过,节奏不像上海、南京那么快,但也不是那种慢到发霉的小城,算是刚刚好。它毕竟是江苏的沿海城市,跟上海隔江相望,又在苏南的边缘,既沾了点苏南的灵气和经济底子,又保留了点苏中苏北那种更朴实、更接地气的劲儿。所以南通大学的学生,感觉上也挺多样化的,有苏锡常那边来的,有苏北来的,也有外省的,口音五花八门地凑一块儿。
你想想,在南通读书,周末想出去玩,往东跨个江就是上海,高铁方便得不得了;往西去南京、苏州、无锡也都不远。但呆在南通本地呢,你可以去濠河边走走,看看张謇留下来的那些老建筑、老学校,感受一下这个城市曾经的辉煌和文脉。南通大学本身就跟张謇有挺深的渊源,他可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在南通办了很多实业和教育。所以你在南通大学里,或多或少都能感受到那种百年学府的底蕴,虽然学校本身是后来合并组建的,但它的根、它的精神,跟南通这座城的近代史是分不开的。这种感觉,是在很多新建大学城里体验不到的。
再说说其他的。像南通职业大学,这几年职业教育也挺受重视的。不是所有人都得去念四年本科对吧?有些人手巧,喜欢钻研技术,那职大就特别合适。南通作为一个制造业和港口城市,需要大量有技术、能实操的人才,职大在这方面承担的角色就特别重要。它可能不如南通大学那么光鲜亮丽,但培养出来的人才,很多是能直接上岗、解决实际问题的,是城市运转的“螺丝钉”,而且是不可或缺的那种。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呢,听名字就知道,是培养老师的。别小看专科,小学、幼儿园的老师,很多就是从这类学校出来的。教育是百年大计嘛,师范学校培养的是塑造未来的灵魂工程师。在南通,孩子教育的事儿挺受重视的,有好的师范学校,才能源源不断地输送合格的教师力量。他们可能不像综合大学那样门类众多、研究高深,但他们做的事情,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的下一代。
你看,南通的高校系统,不是只有一座独大的金字塔,它是有层次、有分工的。有偏学术、综合性的南通大学,有侧重应用技术和技能的职业大学和各职业技术学院,还有为基础教育输送人才的师范高专。这些学校加起来,共同构成了南通的高等教育版图。虽然跟南京、上海、甚至苏州那些高校云集的城市没法比,但南通的高校有着自己的特色,跟这座城市的发展、产业结构、人文历史紧密相连。在这里读书,不仅仅是拿个文凭,更像是跟南通这座城一起呼吸、一起成长。它的节奏、它的人情味、它独有的江海文化气质,都会一点点地渗透进你的学习和生活里。所以,要问南通有哪些大学?不光是列个名单那么简单,每个名字背后,都连着一片校园、一群师生,以及他们和这座城市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不是冷冰冰的坐标,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地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