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江西的大学啊,唉,这真是个让人一言难尽的话题,尤其对我们这些从这片红土地上走出来或者在这儿待过的人来说。你要问“江西有哪些大学”?嘿,那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名单就能打发掉的。它背后藏着多少人的青春、汗水、还有那么点儿不甘心、那么点儿骄傲啊。
你要非得说名字,那第一个蹦出来的,十有八九就是 南昌大学 了。这没跑儿,是咱们江西的“老大”,那个唯一的“双一流”。南大这些年是真的壮大起来了,新校区大得嘞,骑自行车都费劲,绿化也好,跟个大公园似的。想当年,考南大那压力,真是山大!感觉它就像是江西学子的一道门槛,跨过去了,心气儿都不一样了。学科也全,文理工医,啥都有,是个综合性的庞然大物。你在江西提起大学,绕不开它,就像在北京你绕不开北大清华一样,虽然量级不同,但在本地人心里的分量是差不多的。
但江西的大学哪止南大一个呢?要是你对数字啊、经济啊、未来的钱袋子特别感兴趣,那江西财经大学的名头也是响当当的。尤其在华东地区,江财的牌子亮得很。多少金融圈、会计圈的精英,都是从麦园、从蛟桥走出来的。感觉那地方的学生,都自带一种精明劲儿,脑子转得快。当年分数线也不低,是很多想走商科路子的江西娃心里的白月光。
再说师范,想当老师的,或者喜欢那些人文气息浓厚专业的,江西师范大学可是老牌子了。青山湖畔的老校区,带着点岁月的痕迹,树都很高大。瑶湖那边的新校区又宽敞又现代。师大培养了多少园丁啊,影响了江西多少代人。有时候觉得,师大的学生身上总有股子温和劲儿,带着书卷气。
还有搞工程、搞技术的,那选择也多了。南昌航空大学,听名字就带风,跟飞机、机械这些硬核东西打交道。学校里停着飞机模型,男生比例感觉特别高,一股子钻研劲儿。江西理工大学呢,以前叫南方冶金学院,在赣州,那是真的跟江西的矿产资源、有色金属打交道,很接地气,也很有自己的特色和实力,不是泛泛的理工科。
医药类的,江西中医药大学也是一块招牌。咱们老祖宗的东西嘛,博大精深。感觉学中医的学生都挺沉静的,得耐得住性子钻研那些古籍草药。西医呢,并入了南大,成了南昌大学医学部,实力也强,附属医院平时看病的人乌泱泱的。
农林类的,咱们江西是农业大省,江西农业大学肯定得有牌面。在南昌郊区,校园也挺大的,春天油菜花开的时候可漂亮了。感觉农大的学生特别朴实,能吃苦。林业那边还有江西农业大学的南昌分校(虽然叫农大,但有林业特色),或者过去的江西林业学校升格的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虽然是高职,但在林业方面名气不小)。
说到艺术,陶瓷?那必须是景德镇陶瓷大学啊!独一份儿的特色,世界级的!多少国内外艺术家慕名去那儿学习。学校里感觉都弥漫着泥土和釉料的味道,学生们手上都有活儿,那氛围,跟别的地方完全不一样。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呢,比如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以前是教育学院和科技学院合起来的,也是培养老师和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在南昌还有华东交通大学,跟铁道系统联系紧密,特色很鲜明,喜欢轨道交通、土木这些的,这个是不错的选择。东华理工大学,以前是抚州的那个地质学院,跟核工业、地质勘探这些国家命脉相关的,听着就觉得挺神秘挺重要的。南昌工程学院,偏应用型的工科,为地方经济服务。
你看,光是在南昌,就扎堆了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南昌工程学院等等。然后散布在其他地市的,像赣州的江西理工大学,景德镇的景德镇陶瓷大学,抚州的东华理工大学,宜春的宜春学院,吉安的井冈山大学(带着红色基因),上饶的上饶师范学院,九江的九江学院...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优势学科,自己的校园文化。
说起来,这些学校不仅仅是上课考试的地方,它们是无数年轻人离开家,第一次独立生活的地方。是宿舍楼里卧谈会聊梦想聊爱情的地方,是图书馆里为了一场考试挑灯夜战的地方,是操场上挥洒汗水的地方,是食堂里匆匆解决一日三餐的地方。每个学校都有它独特的味道,有它在城市里的位置,有它周边的小吃街,有它春天开的花,冬天结的冰。
以前觉得大学离自己好远,考上了仿佛就“鲤鱼跳龙门”了。后来真的进了校园,才发现大家都是差不多的普通人,为了未来摸索着前进。有时候走在南大的校园里,会感叹它真大真漂亮;路过江财门口,会想象那些未来的商业精英西装革履的样子;看到师大的学生,觉得他们身上有种静水深流的力量;经过航大,又觉得那些搞飞机搞机械的特酷。
这些大学,它们承载着江西的教育希望,也见证着一代又一代江西青年的成长和奔赴。它们不仅仅是地图上的一个个点,一个个校名,它们是鲜活的、有温度的、充满故事的。它们塑造了学子,也被学子塑造着。所以,你问我江西有哪些大学?我可以给你列个长长的单子,但我更想告诉你的是,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着一段段独一无二的青春记忆,有着这片土地特有的味道和情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