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问上海有哪些艺术类大学,这个问题嘛,看似简单,但真要掰开了揉碎了聊,那可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就好比问上海有哪些好吃的,答案肯定五花八门,各有各的味儿。不过,要直给答案,核心的几所那肯定是跑不掉的。
首当其冲的,要说真正的“艺术类”专业院校,那必须是: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以及现在名声越来越响亮的上海美术学院(虽然它现在是上海大学的一部分,但地位和影响力绝对不容小觑)。当然,如果把“艺术类”这个框子放得宽一点,像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甚至复旦、同济、华师大里那些设计、影视、动画相关的专业,也都是艺术教育重镇,各自有各自的独到之处。
上海这座城市,本身就是一块活生生的画布,一个巨大的舞台,一个流淌着音符的乐章。你想啊,它有着海纳百川的底气,骨子里透着那么一股子对新奇、对美的追求。所以,在这里谈艺术教育,真的不只是几座学府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种气息,一种无处不在的艺术氛围,浸润着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
就拿我个人来说,每每路过汾阳路的上海音乐学院,哪怕只是匆匆一瞥,都会忍不住多看两眼。那红瓦尖顶的老建筑,自带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仿佛能听到里面传来莫扎特的轻快、肖邦的忧郁,或是民乐合奏的磅礴气势。透过半开的窗户,偶尔会溜出来几段高难度的琶音,或者哪位声乐系的学生正在练唱,那嗓音清亮得能把浮躁的心都给洗涤一番。你知道吗?走在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周遭都是梧桐树影,音院的学生们,手上抱着琴盒、背着画板(别怀疑,音院里也有舞台美术和艺术管理这类专业,审美是共通的),他们脸上那种对艺术的执着,是实实在在能感受到的。这所学校,孕育了多少国内顶尖的音乐人才啊!从作曲家到演奏家,从歌唱家到音乐教育家,那些名字,一个个拿出来都是响当当的。它不仅仅是教你技术,更是在塑造你的灵魂,让你懂得什么是真正的音乐,什么是发自内心的表达。那种日复一日的练习,那种为了一个音符、一个乐句反复打磨的劲头,外人看起来可能枯燥,但对他们而言,那是通往艺术殿堂的必经之路。
再往黄浦江边走,或者干脆说,往想象中的光影世界里穿梭,就不得不提上海戏剧学院了。说起上戏,我脑海里立刻浮现的是舞台的聚光灯、谢幕时的掌声雷动,还有排练厅里演员们声嘶力竭的吼叫与投入。那里简直就是一个“造星工厂”,但请注意,我说的“造星”不是贬义,而是指它真的能把一块璞玉打磨成熠熠生辉的宝石。表演、导演、舞美、戏文……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故事。你想想看,有多少我们熟悉的影视明星、话剧大咖是从这里走出去的?他们身上那种特有的气质,那种对角色的深刻理解,对舞台的敬畏,好多都带着上戏的烙印。我有个朋友,她当年考上戏落榜了,但是她就痴迷于戏剧,后来自己跑去当了剧组的道具师。她说,哪怕只是在幕后,看着上戏的学生们在台上挥洒汗水,她都能感受到那种强大的戏剧张力。上戏的学生,他们是自带光环的,不仅仅因为颜值,更是因为他们眼神里那种对艺术的炽热,那种随时准备爆发的能量。他们的生活,大概就是排练、琢磨角色、熬夜写剧本,然后在一个又一个舞台上,把自己的生命注入到角色里。在上海这样一座充满故事的城市里,上戏仿佛就是那个把所有故事搬上舞台,让它们鲜活起来的魔法师。
而说到上海美术学院,这几年简直是风头无两。它虽然挂在上海大学的名下,但在艺术界,尤其在视觉艺术领域,它的地位和影响力是独立且强大的。从以前的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到现在的上海美术学院,能感觉到它在朝着一个更宏大、更国际化的方向迈进。我记得以前去宝山校区参加过一个毕业展,那真是看得人眼花缭乱。从传统的国画、油画,到雕塑、版画,再到当下最流行的数字媒体艺术、装置艺术,各种形式创作百花齐放。你能看到学生们用最传统的颜料和画笔,勾勒出上海弄堂里的烟火气;也能看到他们用最前沿的技术,构建出一个个虚拟的奇幻世界。空气里弥漫着油彩、松节油的味道,也夹杂着电脑机箱运作的嗡嗡声。这是一种古老与现代的奇妙融合。那些学生,无论是坐在画架前凝神沉思,还是在电脑前敲击键盘,他们的眼神里都闪烁着灵感的光芒。上海这座城市,本身就是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典范,而上海美术学院,恰恰把这种交融体现在了他们的教学和作品里,培养出来的艺术家,既有东方韵味,又具国际视野。
当然了,如果你的兴趣点更偏向于时尚和生活美学,那么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绝对是一个绕不开的选项。提到东华,很多人脑子里会立刻跳出“服装”这个词。没错,他们在服装设计领域的地位,在国内是数一数二的。每次时装周,东华的学生作品总是能让人眼前一亮。那些大胆的剪裁、创意的面料、前卫的理念,无不昭示着时尚的未来。但我告诉你,它不只有服装设计,还有环境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等等,都是紧贴时代脉搏、非常接地气的专业。这里的学生,他们的审美是走在时代前沿的。他们可能穿着自己设计的衣服,背着自己改造的包,走在校园里就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他们的创作,不仅仅停留在纸上,更是要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品,走进人们的生活。这种将艺术与产业紧密结合的教育模式,在上海这座商业气息浓厚的城市里,显得尤为重要和实用。
还有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这所学校虽然相对年轻,但发展势头非常猛。它走的是一条非常国际化、非常开放的道路,跟很多国际顶尖的艺术院校都有合作。从动画、数字媒体到时尚传播、艺术管理,它的专业设置非常前沿和多元。可以说,它更像是一个面向未来的艺术试验场,鼓励学生去探索新的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
此外,你也不能忽略综合性大学里的艺术院系。比如复旦大学的视觉文化研究、同济大学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里的设计专业、华东师范大学的美术学院和音乐学院,这些都是在各自领域拥有深厚底蕴和独特优势的。它们虽然不是纯粹的艺术大学,但凭借着强大的综合实力和学科交叉的优势,也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艺术人才,而且往往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说到底,上海的艺术教育,就像这座城市本身一样,充满了活力、多元和可能性。你在这里学艺术,学到的不仅仅是专业的技能,更重要的是,你会被这座城市浓郁的文化气息所熏陶,会被形形色色的展览、演出、设计周所启发。陆家嘴的现代高楼,衡复风貌区的梧桐小径,M50创意园的涂鸦墙,西岸艺术中心的国际大展……这些都是课堂的延伸,是源源不断的灵感来源。
选择在上海学习艺术,意味着你将置身于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环境。这里有最前沿的资讯,有最优秀的师资,也有最激烈的竞争。你可能要面对高昂的生活成本,可能要熬夜通宵地赶作业,可能要无数次地怀疑自己。但同时,你也会收获最宝贵的友谊,最震撼的创作体验,以及一个足以支撑你艺术梦想的广阔平台。
所以,当你问上海有哪些艺术类大学时,我的回答其实是:上海的艺术,无处不在,而这些大学,只是其中最闪耀的几颗星辰,它们汇聚了无数心怀梦想的年轻人,共同在这座城市里,书写着属于他们的艺术篇章。如果你也对艺术心生向往,那上海,绝对值得你来走一遭,去亲身体验一番。相信我,那感觉,绝对不虚此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