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旅游大学,听起来好像有个专门的门类叫这个,带着一股子浪漫气息,对吧?“诗和远方”的教育殿堂。但说实话,二本批次里,纯粹以“旅游”命名的,咱们国家还真不那么多,更多的是那些综合性大学、师范类院校、财经学院,甚至一些职业技术大学升格本科后,里面开的旅游管理专业或者酒店管理专业,它们在各自的区域里,以二本批次招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口碑。
要问有哪些具体院校,这事儿可没个铁板钉钉的名单,因为二本批次本身就挺有地域性的,有的省份是二本,换个省份可能就划到一本去了,或者以前是二本,现在升格了、调整了,这都是常有的事儿。不过,要真掰着手指头数一数,那些在旅游教育领域一直有口皆碑,且不少省份依然保持二本录取位次的,咱倒是可以聊聊几所。
首当其冲的,我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就是桂林旅游学院。这名字一听就专业对口,不是吗?虽然它现在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的普通本科院校,但其旅游教育的底蕴和专业性,在全国范围都是响当当的。它可不是近几年才“时髦”起来的,人家是根正苗红,从专科时代就深耕旅游。你想想看,地处桂林,那种山水甲天下的地方,随便一抬眼就是旅游的活教材啊!它家的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等等专业,都挺拿得出手的。而且,学校跟当地的旅游企业合作紧密,实习机会可真不少,学出来上手快,这是很多选择它的同学看重的地方。讲真,如果你家孩子或者你自己,真心奔着旅游去,又觉得一线大城市竞争太激烈,桂林旅游学院绝对是个值得深入了解的选择,它的“旅游基因”真是刻在骨子里的。
再往南看看,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也是个不错的例子。它坐落在三亚,三亚啊!那是全国人民甚至全球游客的度假天堂啊!光这个地理位置,就给它的旅游管理专业加了无数分。你想想看,在三亚读旅游,你的实践教学能差吗?各式各样的星级酒店、度假村、海洋公园、主题乐园,简直就是天然的实习基地。耳濡目染,你对旅游业的感知和理解,肯定比那些在内陆城市“纸上谈兵”的要深刻得多。这学校的旅游管理、酒店管理、邮轮游艇管理(这多酷啊,海南特色!)等等,都是结合地域优势发展起来的。它可能不是那种全国排名靠前的综合性大学,但在旅游专业的细分领域,尤其是在海洋旅游和度假酒店管理这块儿,绝对有它自己的一席之地。
还有一些,可能不是专门的“旅游大学”,但它们的旅游专业在各自区域是很有影响力的。比如,以前有很多独立学院,它们通常是综合性大学的“下属”,但近年来不少都转设成了独立的普通本科院校,其中也不乏旅游管理办得不错的。像曾经的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现在叫珠海科技学院),它地处珠海,背靠粤港澳大湾区,旅游经济发达,其旅游管理专业过去就很受当地学生青睐。虽然现在很多独立学院在调整,但它们留下的专业基础和行业联系,依然对旅游教育有着积极作用。
另外,别忘了那些看似与旅游不搭边,但实际上旅游管理专业却做得有声有色的院校。比如一些省份的财经大学,它们的旅游管理专业往往会偏向旅游经济、旅游规划、市场营销这些理论性更强,或者说更“管理范儿”的方向。还有一些师范大学,它们的旅游管理可能会融入更多历史文化、地域特色,甚至教育研学的元素,培养的可能是文化旅游、研学旅行方向的人才。甚至一些农林大学,它们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专业,现在可火了,专门培养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旅游人才,这不也是旅游吗?而且是当下热门得不得了的旅游细分领域。
所以你看,二本的旅游大学或者说有旅游专业的院校,它不是一个单一的、泾渭分明的概念。它更像是一片广阔的田野,有各种各样的花朵在绽放。
那么问题来了,面对这么多选择,咱们到底该看什么呢?我个人觉得,对于旅游专业的二本院校,咱们不能只盯着名字或者泛泛的排名,那玩意儿意义不大。最关键的,要看几个硬指标:
第一,地理位置,这真是老生常谈了,但对旅游这个行业来说,简直是命脉!你学旅游,不能整天闷在教室里看书吧?你得出去看,出去体验,出去实习。一个坐落在旅游城市或者旅游资源富集区的学校,天然就比那些偏远内陆的学校有优势。实习机会、行业交流、就业前景,都会跟着地域走。想想看,在西安读文化旅游,在杭州读休闲旅游,在上海读会展旅游,那感觉能一样吗?
第二,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这是检验一所旅游院校好不好的金标准。旅游业是典型的实践性行业,光靠理论是远远不够的。学校有没有自己的实训酒店、旅行社?有没有稳定的校企合作单位?学生有没有足够多的实习机会,而且不是那种走过场的?这都太重要了。我认识一个孩子,当年就是冲着某学校号称校内实训酒店多高大上,结果去了发现,大部分时间还是在理论课上,实习嘛,也就暑假打打零工,跟当初想象的差远了。所以,一定要看清楚,多方打听,看看学长学姐们的真实反馈。
第三,师资力量,尤其是那些有行业背景的老师。光有学术理论的教授当然好,但如果能有从酒店高管、旅行社老总、会展策划师等岗位退下来或者兼职的老师,那才是给学生带来真金白银的经验和资源的。他们能讲行业里最新的趋势,最实用的技能,最鲜活的案例,甚至能给学生介绍实习和就业的门路。这才是最宝贵的。
第四,专业细分和特色。旅游可不是只有“导游”一个工种。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邮轮管理、休闲体育旅游、文化遗产旅游、乡村旅游……五花八门。你得想想自己对哪个方向更感兴趣,哪个方向更有发展前景。有些学校在某个细分领域特别强,比如有的酒店管理做得好,有的会展是王牌。选择一个有自己鲜明特色的专业方向,比选择一个大而全但样样平平的专业要明智得多。
最后,我想说点心里话。选择旅游专业,千万别只被“诗和远方”的浪漫想象给冲昏了头脑。旅游业,说到底,是服务业。它很美,能让你见识广阔的世界,体验不同的人生,但它也很辛苦,有时需要极强的情商和抗压能力,甚至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奇葩要求。它有旺季和淡季的潮起潮落,有起早贪黑的奔波,有节假日不能和家人团聚的遗憾。
但是,如果你真的热爱它,骨子里就喜欢与人打交道,喜欢探索新事物,喜欢用自己的热情去服务他人,那么旅游专业绝对能给你带来别人体验不到的乐趣和成就感。能把爱好变成事业,能把世界当作你的办公室,能让每一次出行都成为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这不也是一种极致的幸福吗?
所以啊,别光看那些“旅游大学有哪些二本”的名单,那只是一张张冷冰冰的纸。真正的答案,藏在你心里,藏在你想象的未来里,也藏在那些实打实的院校特色和专业优势里。多去学校官网看看,多问问过来人,甚至可以去当地的旅游企业走一走,看看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把眼光放远一点,不要只局限于学校的名字,要看清楚它能给你带来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毕竟,大学只是一个起点,未来能不能走得精彩,还得看你自己的热爱和付出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