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咱们福建漳州,要问大学有哪些?这可不是三言两语能讲完的,但要说最主要的、大家耳熟能详的,那可真不少!首当其冲的当然是咱们的闽南师范大学,这是根正苗红的本地主力军;然后是培养技术人才的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漳州城市职业学院,这两个可都是咱们漳州经济发展的“加油站”;还有啊,你别忘了那两块金字招牌——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和福州大学漳州校区。这些,就是构成咱们漳州高等教育骨架的几根大梁了。
现在,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些学府,聊聊它们怎么一步步扎根在这片带着海风咸味的土地上,怎么影响着一代代漳州孩子,甚至吸引着五湖四海的年轻面孔。
你像我啊,打小就住在漳州,眼瞅着这些学校从最初的模样,一点点地拔高,扩建,变得越来越有模有样。以前哪有这么多大学啊?我们那会儿,能考上闽南师范大学,那简直就是光宗耀祖的大喜事!那时候它还叫漳州师范学院呢,多少漳州孩子,甚至周边龙岩、泉州的孩子,都梦想着能到那儿读个师范,将来回乡当老师。那份朴素又实在的理想,现在回想起来,还带着一股子暖意。
闽南师范大学,对,就得说它!这是咱们漳州本土最高学府的招牌,没有之一。它坐落在老城区往西的那块地方,沿着九龙江畔,校园里绿树成荫,古色古香的建筑和现代化的教学楼错落有致。每次路过,看着那些背着书包、行色匆匆的大学生,心里都会感慨,这才是青春啊!这里的学生,除了本地的,还有好多来自外省的,南腔北调的,把整个校园衬得活色生香。我有个侄子,当年就是在这儿读的中文系,现在在市里一所中学当语文老师,教得可好啦!他说啊,学校里那些老教授,学问真不是盖的,随便聊聊都能给你讲出一堆故事,听得人一愣一愣的。而且,学校里闽南文化的研究氛围特别浓,什么芗剧啊、木偶戏啊,还有那剪纸、农民画,都成了课堂上的活教材,这不就是把咱们漳州的根儿给留住了嘛?这几年,学校也在不断发展,学科门类越来越多,从文史哲到理工农医,几乎都有涉猎。你说,这不就是咱们漳州人的骄傲嘛?
再说说那两所“职业技术学院”,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漳州城市职业学院。可能有人会觉得,职业技术学院嘛,是不是听起来没那么“高大上”?你可千万别这么想!现在社会发展多快啊,咱们漳州的企业,尤其是那些制造企业、高新科技企业,最缺的就是有真本事、能上手操作的技术人才。这两所学校,可真是为咱们漳州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即插即用”的精兵强将。我有个朋友开印刷厂,每年都跑去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招人,他说那儿出来的学生,上手快,肯吃苦,专业技能也扎实,比那些眼高手低的强多了。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在龙文区,占地面积挺大的,各种实训基地、车间,看着就觉得很“硬核”。而漳州城市职业学院,更侧重于现代服务业、旅游、教育这些方面的人才培养,你看咱们漳州现在旅游业这么火,这些专业的毕业生,那可都是香饽饽!它们的实用性和社会需求度,简直就是教科书式的存在。在我看来,它们的存在,让咱们漳州孩子多了一条通往成功的路,不一定非得挤那条独木桥,也能走出自己的康庄大道。
当然了,要论“名气”,那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和福州大学漳州校区,绝对是给咱们漳州“长脸”的存在!你想啊,厦门大学和福州大学,那可是福建省内甚至全国都排得上号的重点大学。它们能把校区设在漳州,这本身就是对咱们漳州教育环境和发展潜力的一个巨大认可。
厦门大学漳州校区,说实话,刚开始听到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厦大那么好的学校,怎么会跑到漳州来建校区呢?可它偏偏就来了,而且就建在漳州港那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风景那是没得说。每次去那边玩,看到厦大漳州校区那气派的校门、欧式的建筑群,都忍不住多看几眼。这里的学生,虽然是厦大体系下的,但他们享受的教育资源,师资力量,跟厦大本部几乎是同步的。你想想,在漳州,就能享受到“双一流”大学的教育,这对于本地的学子来说,简直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而且,厦大漳州校区的存在,也给漳州港那边带来了很多人气和活力,带动了周边的餐饮、住宿、商业发展,你看,这大学的力量,不就是这样润物细无声吗?
再说到福州大学漳州校区,它坐落在龙海区,虽然不像厦大漳州校区那么靠海,但也是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福大嘛,以工科见长,它的漳州校区也大多集中在一些与工业、信息技术相关的专业。这跟咱们漳州现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升级的战略,简直是珠联璧合!我记得前几年,福大漳州校区还出了几个创新创业项目,搞得有声有色,有些还拿了全国的奖呢。这说明什么?说明咱们漳州这块土地,也有着培养创新人才的土壤啊!这些从福大漳州校区走出去的毕业生,很多都选择留在漳州工作,为本地的企业注入新鲜血液,这对于咱们漳州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简直是太重要了。
讲真,有时候走在漳州街头,看到这些年轻的面孔,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因为求学而汇聚在漳州,心里就觉得特别欣慰。这些大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它们更是文化交流的窗口,是创新思想的孵化器,是城市活力的源泉。它们让漳州这座古城,在保留着它独有的历史韵味的同时,又增添了一抹青春的色彩和现代的活力。
你想啊,大学多了,就意味着更多的人才储备,更多的科研成果,更多的文化活动。以前咱们漳州可能在高等教育方面,跟一些省会城市比起来,是有些差距。但现在,随着闽南师范大学的不断壮大,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漳州城市职业学院的务实发展,再加上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和福州大学漳州校区这样“外援”的加持,咱们漳州的高等教育版图,已经变得越来越完整,越来越有竞争力了。
未来,我真心希望这些大学能继续扎根漳州,深耕细作。不光是要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更要多多融入漳州本土文化,把咱们漳州的好山好水、风土人情,通过这些学府,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去。让更多人知道,漳州不光有好吃的水果、好喝的茶、美丽的风景,还有着蓬勃发展的教育事业,和一群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这不就是咱们漳州的希望吗?这不就是教育最真实的力量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