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四川广元到底有哪些大学,这个问题,对于一个从小在这片土地上撒野,后来又在外地求学,对家乡发展一直有所关注的我来说,心情是有点复杂的。直白地说,截至目前,广元市作为一个地级市,并没有一所传统意义上、颁发本科学士学位的综合性大学。我们有的是两所非常重要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它们在各自领域,为这座城市,乃至四川的区域发展,默默输送着技术骨干和建设力量。它们是:广元职业技术学院和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说到这里,心里总会冒出那么一丝丝的遗憾,是不是?毕竟,在很多人的观念里,有没有大学,尤其是本科大学,似乎成了衡量一座城市教育实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尺。每次和外地的朋友聊起家乡,当他们问起“你们广元有没有好大学啊?”的时候,我总得解释半天,然后看着他们脸上那一闪而过的“哦,这样啊……”的表情,心里总不是滋味。就好像,广元的孩子们,高考结束,面临填报志愿时,几乎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成都、绵阳,甚至是重庆、西安那些大学林立的城市,仿佛那才是他们展翅高飞的唯一途径。那些背井离乡的青年,如同候鸟,一旦羽翼丰满,便迫不及待地飞向远方,留下这座略显空旷的巢穴,和一份关于人才流失的隐忧。这不仅仅是教育资源的问题,更深层地,它牵扯着城市的人口结构、产业升级乃至于未来的活力。
但话说回来,不能有本科大学,就不代表没有高等教育。我们广元,这两所职业技术学院,在我看来,它们的存在,其实是特别接地气的,特别符合广元现阶段发展的实际需求。
先说说广元职业技术学院吧。它坐落在利州区,紧邻南河,背靠青山,环境是真不错。我记得以前它是由几所老牌的中专学校合并组建的,比如原来的广元农业学校、广元卫生学校,还有机械学校等等,这些都是过去本地职业教育的基石。这种整合,其实是国内很多高职院校发展的路径,为了形成合力,提升办学层次。学院的专业设置,跟广元的产业结构可以说是紧密相连的。你想想,广元是四川的北大门,生态康养旅游是我们的金字招牌,特色农业也做得风生水起。所以,你会在学院里看到很多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护理、医学技术、农业技术、机械制造、建筑工程等方面的专业。
我有个表弟,当年文化课成绩不是特别拔尖,但他动手能力强,对汽修特别感兴趣,最后就去了广元职业技术学院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毕业后,他没去大城市“卷”,而是选择留在了广元,自己开了个汽车服务店,生意做得有声有色。他说,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都是实打实的,车间里的实践课比书本知识更能让他找到感觉。看着他现在忙碌而充实的样子,我才真正体会到,职业教育的力量,在于它能精准地培养出社会最需要的那批技术工人和应用型人才,他们不一定非要去写代码、搞科研,但他们是城市运转、生活便利的坚实保障。
再看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这所学校名头听起来就带着一股子现代气息,一股子“信息时代”的味道。它坐落在广元的雪峰教育园区,是四川省内较早成立的信息技术类高职院校之一。想想看,在那个互联网还没像今天这样“病毒式”普及的年代,就敢把“信息”两个字写进校名,可见它的前瞻性。学院的专业设置,更是紧跟时代潮流,像软件技术、大数据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云计算技术、数字媒体艺术等等,听着就让人觉得高端。
我记得很多年前,我们那儿的年轻人,能上个“信息学院”那都是很“时髦”的事情。那时候,谁要是能捣鼓明白电脑,装个系统、修个网线,简直就是村里的“大神”。而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就是培养这些“大神”的地方。他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多都去了IT企业、互联网公司,甚至是电子政务部门。这些孩子们,他们的毕业设计,可能就是某个小型APP的开发,或者一个网站的搭建,特别的酷。学院还经常和一些科技企业合作,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行业最前沿的技术和实践项目。这种校企合作的模式,让学生毕业后能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其实,除了这两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广元的教育体系里还有一些其他的组成部分,虽然它们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大学,但也为市民提供了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机会。比如国家开放大学广元分校(原广元广播电视大学),它承担着成人教育、远程教育的职能,让那些错过了全日制教育的人,有机会提升学历,或者学习新的技能。还有各种职业培训机构,为社会输送着大量的技术人才。这些,都是广元在教育领域不可或缺的脉络。
我常常会想,广元作为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又拥有绝美自然风光的城市,比如雄奇险峻的剑门关、古朴秀丽的昭化古城、女皇武则天故里的独特印记,还有红军长征的峥嵘岁月,它理应拥有一所属于自己的本科大学。这不光是为了所谓的“面子工程”,更是为了能留住更多高层次人才,为城市的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设想一下,如果广元能有一所大学,它的专业可以围绕大蜀道文化旅游、秦巴山区生态康养、特色农业与食品加工,甚至可以结合军工文化和红色旅游,形成自己的特色学科,那会是多么令人期待的景象!那些原本要远走高飞的孩子们,或许就能在家门口,找到属于自己的学术高地和人生舞台。他们毕业后,带着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所学知识,投身到家乡的建设中去,那将是广元发展最宝贵的财富。
当然,大学的建设并非一朝一夕。它需要资金、师资、政策等一系列综合因素的支撑。我知道,这些年广元市委市政府一直在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努力着,也一直在争取本科院校的落户。这条路也许漫长,但希望从没熄灭过。毕竟,谁不想自己的家乡越来越好,教育的高地越来越高呢?
总的来说,虽然广元在本科大学这个层面,目前还是空白,但我们现有的两所职业技术学院,它们在各自的领域里,做得有声有色,培养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为广元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它们就像是两颗闪亮的明珠,虽然不能替代本科大学的全部功能,却也照亮了广元高等教育的一方天地。未来,我真心希望,在秦巴山的雄浑与嘉陵江的温婉之间,能够崛起一所真正的广元大学,让更多求知的灵魂,能够在这片土地上,找到他们的精神家园,共同书写广元新的辉煌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