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山东德州到底有哪些大学,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因为很多人一听到“德州大学”,脑子里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那个“德州学院”。确实,在德州这片土地上,如果非要找一个称得上是“大学”的,德州学院无疑是名头最响、也是最能代表德州高等教育的。但细究起来,它并不是唯一的选项,也不是所谓的“德州大学”这个名字的唯一使用者。所以,咱们得把话说开,掰扯清楚。
严格来讲,德州目前主要有四所高等院校:首先就是我刚才提到的,也是名气最大的,德州学院。其次是侧重职业技能培训的德州职业技术学院。然后是提供成人教育和远程教育的德州广播电视大学(现在更多地融入了国家开放大学体系)。最后还有一所民办的本科高校,叫做山东华宇工学院。你看,这几所各自有各自的定位,但要是论“大学”这两个字的分量,或者说在本地人心中的地位,德州学院那绝对是C位。
我记得小时候,德州学院还只是个专科学校,后来一步步升格,变成了本科院校。那会儿我们大人聊天,说起这事儿,脸上都带着光,觉得咱们德州终于也有自己的正儿八经的“大学”了。这种从无到有的过程,它不光是一块牌子变了,更是整个城市对高等教育的渴望和投入的一个缩影。从德州师范专科学校,到德州高等专科学校,再到如今的德州学院,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都凝聚着几代德州人的心血和期待。就像一个孩子慢慢长大,从青涩到成熟,每一次进步都让人欣慰。
德州学院的校园,我可太熟悉了。它坐落在市区的北部,占地面积不小,从大门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可能就是那片广阔的草坪,四季变幻着颜色。春天嫩绿,夏天深碧,秋天带着点儿枯黄,冬天则是一片萧瑟的沉静。教学楼群错落有致,图书馆更是现代化的设计,每到考试周,那真是座无虚席,学习氛围浓厚得能把你整个人都拉进去。食堂呢,好几个,天南地北的口味都有,学生们吃得乐呵,这烟火气是任何大学都少不了的。你站在高一点的楼上往下看,篮球场上永远有奔跑的身影,图书馆里永远有人捧着书本,那种青春的、蓬勃的生命力,真是扑面而来。
它最拿得出手的是什么呢?我觉得,首先是它的师范类专业,毕竟是从师专起家,根基深厚,培养了不少优秀的教师。其次,近年来在工科和农科方面也发展得挺快,这跟德州这座城市的产业结构是分不开的。德州是农业大市,也是工业重镇,学院能在这些方面发力,也是在为本地经济发展输送人才。你想啊,一个大学,它不光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它更是城市的一扇窗,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桥梁,它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多都选择留在德州,为家乡的建设添砖加瓦,这种影响力,可不是随便说说的。我有个远房亲戚的孩子,就是德州学院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现在在德州一家科技公司干得风生水起,每次家庭聚会都听他滔滔不绝地讲起在学校的那些趣事和学到的技能,那份自信和光彩,是真真切切的。
当然,德州学院也有它的挑战。毕竟跟省城那些“985”、“211”比起来,资源、师资力量上肯定还有差距。但我觉得,它的优势在于“接地气”,它更懂得德州这片土地需要什么,更能为本地输送“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这种务实的办学理念,我觉得挺好。它不追求虚无缥缈的排名,而是扎扎实实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种区域性大学的价值,在我看来,是被很多人低估的。它就像一棵大树,深深扎根在这片黄土地上,汲取养分,然后反哺这片土地。
再说说其他几所吧。德州职业技术学院,这名字就点明了它的特色——职业技术。它培养的不是理论家,而是能动手、会操作的技术骨干。汽修、数控、护理……这些都是社会急需的人才。这年头,光有高学历不行,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才是硬道理。我在外面吃饭,经常能看到一些饭店的服务员或者厨师,穿着印有德职院字样的围裙或者工作服,他们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那正是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最好的体现。德职院出来的学生,很多都是毕业即就业,直接上岗,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撑。这是另一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同样光荣,同样重要。
山东华宇工学院,作为一所民办的本科院校,它的存在,为德州高等教育格局增添了多样性。民办院校通常机制更灵活,也更注重市场需求。华宇工学院既然叫“工学院”,那自然是重点发展工科专业。它的校园规划建设得也比较新颖,教学设施也跟得上时代步伐。可能有些家长对民办院校还是有点儿疑虑,觉得学费高,但我觉得,只要学校是认真办学,教学质量过硬,能让学生学到真本事,那它就有存在的价值。毕竟,教育的选择权,对学生和家长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德州广播电视大学,它扮演的角色就更特殊了。它更像是一个终身学习的平台,给那些因为各种原因错过了全日制教育的人,提供了继续深造、提升自己的机会。远程教育、成人教育,让学习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很多在职人员,通过电大学习,拿到了学历,提升了技能,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打开了新的可能性。它的普惠性,让更多人享受到了教育的权利,这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总的来说,德州的这些高等院校,虽然没有那种动辄世界百强的光环,但它们都在各自的领域,默默耕耘,为这座城市、为这片土地培养人才,输送智力。它们是德州的骄傲,也是德州未来发展的希望。它们的存在,让德州的年轻人有了更多选择,也让更多外地学子认识德州、爱上德州。每次我路过这些学校,看到那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心里都会涌起一股暖流。教育的力量,真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也能改变一座城市的未来。德州的高等教育,就是在这种务实而充满活力的氛围中,一步步向前迈进。它们也许没有大城市的耀眼,但它们有小地方的温暖和坚持,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和魅力。这就是我眼中,山东德州那些“大学”的故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