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大学有月考

陈老师 教育评论1阅读模式

这个问题啊,说起来就让人感慨万千。要真问“哪些大学有月考”?那我得直白地告诉你,严格意义上的,像高中那种固定、定期、全校或全院统一组织,堂堂正正印着“月考”二字的大型考试,在咱们中国的大学里,几乎是凤毛麟角,甚至可以说是没有!你没听错,真的很少,少到可以忽略不计。

初高中过来的孩子,猛一听可能有点蒙圈,觉得这大学怎么连个月考都没有,那不是放羊了吗?其实不然,大学有它自己的一套逻辑和节奏。你想啊,高中那会儿,教导主任一声令下,“本周五下午,高一高二月考,高三模考!”那阵仗,简直就是一场小规模战役。试卷一发下来,哗啦啦一片,所有人都埋头苦写,就为了那个排名,为了家长会上那张“成绩优秀奖”。到了大学,那套就不玩了。

大学的评估体系,真的跟高中完全两码事。它更强调过程性评估多样化考核。比如说,你肯定会有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这俩是重头戏,跟高考似的,一考定生死,哦不,一考定这门课的“生死”。期中考通常在学期过半的时候来一次,算是个中期检查,告诉你这半拉子学得怎么样,有没有跟上趟儿。期末考呢,那就是盖棺定论了,通常占总成绩的大头,直接决定你这门课是高分飘过还是“来年再战”。

但除了这两大考,平时的“小打小闹”可一点都不少,甚至某些专业、某些老师的课程,这些零零碎碎加起来,其“密集度”和“压力感”,简直不亚于你高中时期的月考,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说,我当年上大学那会儿,微积分的教授每周都会来个课堂小测验,就那么几道题,十几二十分钟,考你上周学的知识点。别小看这小测验,它分值虽不高,但架不住它频率高啊!每周一考,这就跟把一个学期的知识硬生生拆解成了十二份,每个月都有四次“小月考”的感觉。你稍不留神,上周的课没吃透,这周的小测就直接给你拉响警报。这还不算完,有些实验课或者设计类课程,几乎每次上课前都会有“预习测试”,或者课后要交“实验报告”,这些都是平时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你以为是放羊?不,是牧羊人换了种方式放羊,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被各种“线”牵着走。

我记得我有个朋友,在医学院念书,那简直是地狱模式。他们解剖课,不光有大考,每周都有小考!每块骨头、每条肌肉、每个器官的名字和位置,必须背得滚瓜烂熟。考完这周的,下周再考新的,旧的还会时不时“抽查”。她跟我抱怨,那根本不是什么月考,那是周考,是“月考Plus加强版”。每次考完都感觉身体被掏空,那种精神上的紧绷,跟高中冲刺阶段一模一样。所以你看,形式上没有“月考”二字,但本质上,那种高频率、小范围的考核,其实换了个马甲,悄咪咪地存在着。特别是在那些专业性强、知识点密集、需要大量记忆和理解的学科,比如医学、法学的基础课、某些工科的核心课程,教授们为了确保学生真的掌握了,往往会采取更频繁的检测手段。

为什么大学要这么搞呢?我觉得啊,这背后其实是大学学习理念的巨大转变。高中更多的是灌输式教育,老师恨不得把知识点掰碎了喂到你嘴里,再通过月考、期中考、期末考、模拟考等一系列高频次的考试,来检验你消化得怎么样,确保你“不掉队”。它是一种外力驱动的学习。而大学呢,它期待你成为一个自主学习者,一个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它不会再像高中那样,每隔一个月就给你一次“大盘点”,因为大学认为你有能力自己安排学习进度,自己管理知识摄取。

教授们更希望你主动去探索,去钻研那些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他们会布置项目作业(Project),让你自己组队,去查资料,去实践,去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这可比单纯的考试要复杂得多,它考验的不仅是知识的记忆,更是应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至今还记得,我大学时一个市场营销的项目,我们小组为了搞清楚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愣是在学校附近的市场蹲了好几天,跟各种小贩、消费者聊天,回来后熬了好几个通宵分析数据,写了几十页的报告,最后还要上台做PPT演示。那感觉,比单纯考一门课要有血有肉多了,学到的东西也更扎实

还有些课程,成绩的构成甚至完全没有期中或期末考试,而是完全由平时作业、课堂表现、论文、口头报告等等组成。比如一些文科的研讨课,或者高年级的专业选修课,你的每一次发言、每一次提交的小报告、甚至你提出的一个问题,都可能被老师纳入评估范围。这种考核方式,虽然没有“月考”那样的集中爆发,但它要求你时刻保持活跃和投入,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因为你知道,你说的每一句话,写的每一个字,都可能影响到你的最终成绩。这种无形的压力,其实远比有形的月考更持久,也更考验你的自律性

所以,别以为大学没有月考就是“自由王国”,可以高枕无忧了。这只是考核方式变得更隐蔽、更灵活、更注重全面能力的考察而已。对于那些缺乏自制力,习惯了被动学习的学生来说,没有了月考的“鞭策”,反而更容易在大学里迷失方向,一不小心就挂科连连。你会发现,大学里真正需要的是高度的自觉和规划能力。你得自己给自己安排“月考”,自己给自己设定阶段性目标,定期回顾,查漏补缺。因为没有人会再举着棍子,告诉你“小朋友,该学习了!”了。

当然,也有一些大学,或者说某些学院,为了衔接高中到大学的学习模式,特别是在大一的基础课程阶段,可能会在学期中设置一些相对统一的、更频繁的阶段性测试。但这通常也不是全校层面的“月考”,更像是某些课程教学团队内部的安排,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学习节奏,提供及时的反馈。即便有,也多半不会冠以“月考”之名,而是“阶段性测试”或者“单元测验”。

总而言之,如果你还在憧憬大学里“再也没有月考了,终于可以轻松一下”的幸福生活,那我只能说,朋友,你想太多了。大学的考核,远比你想象的要丰富且立体。它不以“月考”的形式出现,但它在“课堂测验”、“作业提交”、“项目报告”、“实验评估”、“期中考核”等各种你意想不到的地方,以更具挑战性和综合性的方式,等待着你。它教会你的,是如何管理你的学习,如何深度思考,如何将知识融会贯通,而不是仅仅为了应付一场又一场的考试。这才是大学真正想要给你的。所以,放下你对“月考”的执念吧,迎接挑战,享受这种更深层次的学习和成长!这感觉,真的挺棒的!

哪些大学有月考

 
陈老师
  • 本文由 陈老师 发表于 2025年9月22日10:35:0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xingxingwuyu.com/p/568431.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