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公益活动有哪些

陈老师 教育评论2阅读模式

大学的公益活动,说起来真是五花八门,远不止你想象的那些“去敬老院送温暖”或者“去山区支教”那么简单。它像一张巨大的网,细密地包裹着社会的各种需求,也映照着我们年轻人的那份赤诚和冲动。

要说具体有哪些,笼统地概括一下,大致可以分为几大类:

  • 环境保护类: 这几年,尤其受大学生关注。从最基础的校园垃圾分类宣传、旧物回收改造,到更“野”的净滩行动徒步捡拾山间垃圾植树造林,甚至有团队会深入社区,推广环保理念,比如教居民如何减少塑料使用,或者利用废弃物进行艺术创作,提升环保意识。
  • 支教助学类: 这个算是老牌项目了,但形式越来越多样。不再仅仅是暑假去贫困地区教书,现在还有线上课业辅导一对一帮扶资助捐赠图书文具组织城乡儿童交流活动,让城里的孩子了解乡村,也让乡村的孩子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有些还会结合专业特长,比如艺术专业的去教画画、音乐,计算机专业的教基础编程。
  • 关爱弱势群体类: 探访敬老院孤儿院自不必说,这是最常见也是最直接的。除此之外,还有针对残疾人士的陪伴与无障碍设施推广、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与课外活动组织,以及对流浪动物的救助与领养宣传等等。这个范畴很广,只要是需要帮助的,大学生们都愿意伸出援手。
  • 社区服务类: 顾名思义,扎根在社区。义务清扫科普宣传(比如防诈骗、健康卫生知识),还有法律咨询义诊服务(如果学校有医学院),甚至一些传统文化进社区的活动,比如教居民包粽子、写春联、体验非遗手作。无偿献血也是非常重要的社区(或城市)公益活动,大学生成为主力军。
  • 应急救援与安全宣传类: 这类活动相对专业,但参与度也越来越高。比如普及急救知识(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法),消防安全演练防溺水、防触电知识讲座,有时还会配合当地部门进行大型活动志愿服务,保障秩序与安全。

上面这些只是一个大致的骨架,真要细说起来,每个学校、每个社团,甚至每个班级,都能玩出花儿来。

就拿我自己的大学经历来说吧,那会儿,最让我们这帮热血青年上头的,还真是支教助学。不是那种走马观花式的,是真的扎进去,在一个偏远的山村小学待了足足一个月。你可能觉得,一个月能教什么?能改变什么?说实话,教育理论上,一个月确实难有质的飞跃。但是,那种人与人之间最纯粹的连接,孩子们眼睛里对知识的渴望,以及他们对我这个“大哥哥”的依赖与信任,是真的,你懂吗?是真的能把你整个人都融化掉。

记得有个小女孩,叫小芳,数学特别不好,每次看到数字就犯愁。我手把手教她数苹果、数石子,用最笨拙的方法把抽象的加减法掰碎了喂给她。有天晚上,月亮特别亮,她突然跑来告诉我,她会数到一百了,还把村里的小狗小猫都数了个遍。那双黑亮亮的眼睛,带着几分羞涩,却又抑制不住的骄傲,我心头一紧,那种成就感,真不是吹的,比我期末考了个高分还让人来劲。我们离开的时候,孩子们都哭成了泪人,抱着我们的腿不让走。那一刻,你才真正明白,什么叫“授人以渔”,什么叫“生命影响生命”。那些小小的身影,对我们来说,不再是统计数据里的“贫困儿童”,而是一个个鲜活的、有梦想的、渴望被看见的灵魂。我们带去的,也许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外界的希望,一份被关爱的感觉。而他们回馈给我们的,则是最真挚的感情,和一种对生活更深刻的理解。从那以后,我再也无法漠视那些看似遥远的不公和困境,因为我看到了它们具体的模样。

当然,除了这种“深入腹地”的,我们学校也有好多社区服务的。比如每年冬天,都会组织学生去敬老院。我记得有一次,帮一位老奶奶剪指甲,她的手,布满了皱纹,指甲也因为常年的劳作而有些变形。我小心翼翼地剪着,她就跟我絮叨家常,讲她年轻时候的故事,讲她的孩子多久没来看她了。她的声音不高,有点颤抖,但眼神里却闪烁着对往事的回忆和对陪伴的渴望。我坐在她身边,握着那双粗糙却温暖的手,那一刻,突然觉得时间都慢下来了。我们不过是陪着聊聊天、听听故事、做做力所能及的小事,但对于那些独居老人来说,这也许就是一整天里最亮的光。他们的孤独,他们的期盼,都是那么真实,那么沉甸甸的。这哪里是我们在“施舍”公益,分明是我们被他们的生命故事所滋养,被他们所教会了何为珍惜,何为耐心,何为真正的“陪伴”

还有那无偿献血,也是大学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每年献血车开进校园,总能看到长长的队伍。我第一次去献血的时候,心里那个忐忑啊,又紧张又有点小激动。看着针头扎进去,鲜红的血液顺着管子流向血袋,心里有种很奇妙的感觉——自己的身体里一部分生命力,正在以最直接的方式,去帮助另一个素不相识的人。那是一种超越自我的连接,一种生命与生命的共鸣。献完血,食堂会给你加个鸡蛋,几个男生还会互相打趣,说自己“又拯救了一个世界”。虽然是玩笑话,但那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和对生命价值的重新认知,是真的。

你看,这些活动,说白了,不只是为了给简历镀金,更不是为了完成什么任务。它们是我们认识社会、理解人生、锻炼自己的最佳课堂。每一次参与,都是一次身心上的洗礼,一次世界观的重塑

公益活动,它不仅仅是付出,更是一种双向的获得。我们付出了时间、精力、甚至一些物质,但我们收获的,是同理心,是责任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团队协作的精神,更是对社会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知。这些东西,是书本上学不来的,是象牙塔里感受不到的。它们能让我们看到社会的光明与阴影,理解个体与整体的关联,懂得感恩与回馈

我总觉得,大学四年,如果只是埋头苦读,那真是错失了很多。那些在阳光下挥洒汗水的日子,那些在深夜里为活动方案争执不休的时刻,那些面对陌生人充满感激或困惑的眼神时,内心涌起的复杂情感,这些,才是构成我们青春记忆中最有温度、最有厚度的部分。它们让我们从一个只关注自身的小世界,走向一个更广阔、更有人情味的大世界。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经历,我们才更清楚,我们是谁,我们能做什么,以及我们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别小看这些大学里的公益活动,它们给学生带来的,远比想象的要多,要深刻得多。它在悄无声息中,塑造了一个个更有担当、更有温度的灵魂

大学公益活动有哪些

 
陈老师
  • 本文由 陈老师 发表于 2025年9月9日10:30:2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xingxingwuyu.com/p/568135.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