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问我巩义有哪些大学?说起来,这事儿真得好好掰扯掰扯,不是那种一竿子插到底,给你几个名字就完事儿的简单。如果非要用传统意义上、我们心目中那种动辄几万学生、综合学科门类齐全、有独立本科招生资格的“大学”来衡量,那巩义这座城市,说实话,目前是没有的。它不是一个拥有众多独立本科院校的教育高地。
但这不意味着巩义的教育版图一片空白,更不代表它没有属于自己的高等教育机构。恰恰相反,在巩义这片土地上,扎根着一些非常接地气、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默默输送人才的职业技术学院校区和继续教育的办学点。它们或许不以“大学”之名示人,但其作用和意义,绝不容小觑。最典型的,要数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巩义校区,以及河南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在巩义设立的教学点。这两处,就是巩义高等教育体系中,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存在,是无数巩义学子和周边年轻人提升技能、获取知识的重要平台。
话说回来,为什么巩义,这座历史悠久、经济活跃、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城市,没有发展出几所响当当的综合性大学呢?这事儿,往深了想,其实折射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些大趋势和地方特色。
我啊,对巩义这地方,总有种特殊的感情。它不是那种高楼林立、霓虹闪烁的大都市,但却有着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和勃勃生机的市井气。杜甫故里,诗圣的墨香仿佛还在这片土地上缭绕;石窟寺的微笑,穿越千年,依然能触动人心。更别提它作为中原腹地,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商贾云集之地。如今,巩义的铝加工、耐火材料、机械制造等产业,在全国那都是叫得上号的。你看,一座有历史、有文化、有产业支撑的城市,按理说,应该是孕育大学的沃土啊。可现实是,我们这儿的学子,如果想读本科、读研究生,大部分还得往郑州跑,甚至去更远的大城市。
这就不得不提到高等教育资源的虹吸效应了。放眼全国,省会城市、直辖市、经济特区,总是会汇聚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尤其是高等教育。郑州作为河南省会,集全省之力发展高等教育,像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一大批高校,无论从规模、学科设置还是师资力量上,都占据着绝对优势。这就像一个巨大的磁铁,吸引着优秀的教师、科研人员和怀揣梦想的学子。相比之下,巩义虽然经济实力不俗,但在行政级别和资源配置上,终究只是郑州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先天就缺乏那种“举全市之力办大学”的宏大叙事和资源倾斜。
但这并不意味着巩义的教育就毫无特色,甚至可以说,它在另一个维度上,走出了自己的路子。刚才提到的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巩义校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郑州铁院本身就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在铁路系统内部那可是鼎鼎有名,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好多都是铁路行业的“香饽饽”。巩义校区,虽然只是一个分支,但它承载的功能绝非可有可无。想啊,铁路系统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量有多大?从高铁的运营维护,到轨道交通的信号控制,再到各种工程机械的操作,都需要大量经过专业训练、实操能力强的技术工人。巩义校区提供的就是这样一种机会,让那些对理论研究可能没那么大兴趣,但动手能力强、渴望早日步入职场的年轻人,找到了一条清晰可见的成才之路。
我曾经去过巩义校区那边,虽然谈不上宏伟,但教学楼、实训基地、学生宿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教室里,投影仪亮着,老师们在讲授最新的铁路技术规范;实训车间里,各种模拟设备发出轰鸣,学生们戴着安全帽,聚精会神地操作着。那场景,可比空洞的理论课生动多了,也更有生命力。毕业后,这些孩子多数都会直接进入铁路系统,或者相关轨道交通企业,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这难道不是一种成功吗?这难道不是高等教育对地方经济最直接、最有效的反哺吗?
再说说河南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教学点。这个就更偏向于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的范畴了。很多在职的巩义市民,可能早年错过了上大学的机会,或者想要提升自己的学历和专业技能,但又无法全脱产去郑州读书。这时候,本地的继续教育教学点就显得弥足珍贵。它提供了一个在家门口就能充电学习的平台,可能是函授,可能是夜校,也可能是远程教育。别小看这些,对于那些在企业一线摸爬滚打,或者在基层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的人来说,一张新的文凭,一个更专业的技能证书,可能就意味着职业生涯的一次重要转折,甚至能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这是一种更贴近民生、更富有人情味的高等教育形式。
我有时候在想,我们是不是太执着于那种“大而全”的综合性大学了?是不是忽略了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价值?在巩义,这种“小而精”、“专而实”的教育模式,其实更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巩义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它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一线管理者和实操型人才。与其盲目追求一所“大大学”,不如把现有的职业教育做精做强,让它真正成为当地产业的“人才蓄水池”。
当然,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巩义人,或者说一个对巩义抱有深厚感情的外地人,内心深处,我还是会有一丝丝遗憾的。遗憾的是,我们的孩子们,如果想感受那种象牙塔的纯粹学术氛围,想接触到前沿的科研项目,想体验那种多元文化的碰撞,还是得离开家乡。我多希望有一天,巩义也能有那么一两所独具特色、在某一领域全国领先的本科院校。比如,可以依托巩义的铝加工产业,办一所“中原铝材科技大学”;或者结合杜甫文化和石窟艺术,建一所“巩义文化遗产学院”。这些,都是可以想象的美好未来。
你看,巩义的教育发展,其实就像这座城市本身一样,务实、坚韧,带着一种不事张扬的内涵。它没有首都的煊赫,也没有沿海的时尚,但它有自己的节奏,有自己的光芒。它可能没有那种一听到名字就让人肃然起敬的“985”、“211”大学,但它所拥有的,是脚踏实地、服务地方的教育机构,它们在各自的领域里,默默耕耘,培养着新一代的建设者。
所以,再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巩义到底有哪些大学?我的回答是,如果你指的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综合性本科大学,那目前是没有。但如果你把视野放宽,考虑到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那么,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巩义校区和河南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教学点,它们都是巩义高等教育版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这座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智力支撑和人才摇篮。它们的存在,或许不像那些百年学府般光芒万丈,但它们用最实际的方式,为巩义的明天,浇灌着希望。这,就是巩义的大学,这就是巩义的教育力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