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贵州都有哪些大学,这问题问得,一下子就把我的思绪拉回了那些年穿梭在贵阳街头、花溪河畔的日子。贵州啊,它不光有令人垂涎的茅台,有壮阔的黄果树瀑布,还有一片片蓬勃发展的教育沃土,藏着不少好学校呢。真要掰着手指头数,那可不少。
最打眼的,毋庸置疑,就是咱们的“老大哥”——贵州大学。这是一所实打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双一流”建设高校。你就想吧,在贵州这片土地上,它的地位,就像那高耸入云的梵净山,是绝对的标杆。我去过好几次贵大,尤其是花溪校区,那风景,简直了!郁郁葱葱的树林,波光粼粼的西校区小湖,还有那图书馆,透着一股子厚重的历史感。特别是秋天,桂花香得人心里都是甜的,走在校园里,看着来来往往的年轻学子,你就能感受到那种蓬勃的生命力。贵大的学科门类那叫一个齐全,从文史哲到理工农医,几乎无所不包。很多贵州本地的孩子,甚至外省的学子,都把贵大当作梦想中的殿堂。我有个表弟当年就是铆足了劲考上的贵大计算机系,毕业后在贵阳一家大数据公司做得风生水起,每次家庭聚会都眉飞色舞地讲他大学里那些“奇葩”教授和“神仙”同学。
紧接着,不得不提的还有贵州师范大学。这所学校,在贵州教育界的分量,那也是沉甸甸的。多少贵州的优秀教师,都是从这里走出来的。我记得小时候我的班主任,一个特别温柔又严厉的语文老师,她就总说自己是师大毕业的,语气里带着一股子自豪劲儿。师大有宝山校区、白云校区,还有花溪新校区。宝山校区那边,老校区的味道更浓,砖瓦间都透着历史的沉淀。师范类的专业自然是它的王牌,什么汉语言文学、教育学、历史学,都是响当当的。但现在它也发展得很全面,艺术、体育、计算机等等也都办得有声有色。如果你想以后教书育人,或者对人文社科情有独钟,师大绝对是值得你认真考虑的地方。那里的学生,身上总带着一股子书卷气,在课堂上,在图书馆里,你能感受到那种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未来的憧憬。
然后,咱们的“白衣天使”摇篮——贵州医科大学,也是贵州高等教育版图上不可或缺的一块。我身边不少朋友,他们的孩子都奔着贵医大去了,就知道这学校在老百姓心中的口碑有多好。医学这行,苦、累,但意义非凡。贵医大的学子们,从踏进校门的那一刻起,就肩负着救死扶伤的重任。他们的课程安排得满满当当,解剖室、实验室、临床实践,丝毫不敢懈怠。每次路过贵医大的校区,都能感受到一种严谨而紧张的氛围,但同时也能看到学生们脸上那种为了理想而奋斗的坚定。它的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等专业,在西南地区都是有口皆碑的。贵州高原地区,很多地方医疗条件相对艰苦,贵医大培养出来的医生,很多都扎根基层,为父老乡亲的健康保驾护航,真是功德无量。
学经济的、搞金融的,那肯定绕不开贵州财经大学。以前听人讲,贵财的学生,脑子就是活络,对数字和市场特别敏感。它的会计、金融、经济学这些专业,一直都是热门。我有个远房亲戚在贵财读的会计,毕业后进了银行,几年功夫就成了业务骨干,每次回家过年,都能听他侃侃而谈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股票走势,听得我们这些外行都一愣一愣的。贵财的校园,感觉就比医科大学多了几分“烟火气”,少了些许“严肃性”,多了些创新创业的活力。学校里经常能看到各种模拟交易大赛、创业项目路演,学生们穿梭其间,个个摩拳擦掌,那股子想在商海闯出一番天地的劲头,真是让人佩服。
别忘了还有咱们民族特色最浓郁的——贵州民族大学。这所学校,真是贵州多元文化的一个缩影。走进民大,你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民族风情,教学楼、宿舍楼的建筑风格,都融入了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元素。校园里,穿着民族服装的学生随处可见,能听到不同民族的语言交谈,那份独特的文化魅力,是其他大学难以比拟的。它的民族学、社会学、旅游管理、艺术设计等专业都很有特色,很多研究方向都直接服务于贵州的民族地区发展。我有个大学同学,毕业后去了民大当老师,他说在民大教书,不光是传授知识,更是一种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过程,每天都能接触到来自不同民族背景的学生,感受他们的热情和智慧,那是一种非常棒的体验。
当然,贵州的大学可远不止这五所“头部”院校。还有很多各具特色、默默耕耘的学校,共同构成了贵州高等教育的繁盛图景。比如,在革命圣地遵义,有培养医疗人才的遵义医科大学(以前叫遵义医学院,后来升格更名了,实力不俗,在西南地区也是响当当的医学类高校),还有遵义师范学院,它们都在为黔北地区的教育和医疗事业贡献力量。
再往细了说,还有为贵州工业化进程输送人才的贵州理工学院,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在毕节),以及扎根地方,服务地方发展的凯里学院(在黔东南州)、安顺学院、铜仁学院、六盘水师范学院等等。这些学院虽然没有“大学”的名号那么响亮,但它们在各自的领域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实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持。我甚至去凯里学院的图书馆待过,虽然不算特别宏伟,但里头学习的氛围一点不输省城,那种安静而专注的力量,让人印象深刻。
此外,贵州还有一大批高职高专院校,它们像是毛细血管一样,深入到各个行业,培养着技能型人才。比如贵州职业技术学院、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贵州财经职业学院等等,这些学校虽然在很多人眼中不如本科院校“高大上”,但它们培养的技能人才,可是各个产业转型升级的“硬核”力量。你看现在大数据、新能源、智能制造这些新兴产业在贵州发展得如火如荼,少了这些高职院校培养的技术工人,那可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认识一个在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读汽修的哥们儿,毕业后在4S店干了两年,现在自己开了个修理厂,生意好得不得了,收入比我这个大学毕业生还高呢,这不就是实实在在的成功吗?
其实,选择在贵州上大学,除了能接触到这些各有千秋的学校,更重要的是,你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贵州这片土地的魅力。这里的山水风光,真的是随便一拍都是大片,周末和同学去爬个山、探个溶洞,或者去西江千户苗寨感受一下独特的民族文化,那都是在别的地方难以体验到的。还有贵州的美食,酸汤鱼、丝娃娃、豆腐圆子、烙锅、恋爱豆腐果……每一样都能让你味蕾大开,而且消费水平相对沿海城市来说,真的亲民太多了。对于那些家境不那么宽裕,或者想体验不一样大学生活的孩子来说,贵州无疑是一个性价比极高的选择。
我总觉得,一个地方的大学,不仅仅是几栋教学楼、几个实验室那么简单。它们是一个地方的精神高地,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更是未来发展的希望。贵州的这些大学,从综合性大学到专业院校,从本科到高职高专,它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坚定地培养着人才,为这片土地的腾飞积蓄着力量。如果你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为选择哪所大学而踌躇,不妨把目光投向贵州。这里有淳朴的民风,有秀丽的山川,更有勤奋的师生,你在这里收获的,绝不仅仅是一纸文凭,更是一段充满烟火气、带有贵州独特韵味的青春记忆,那份成长,那份体验,是任何金钱都买不来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