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安康的大学,可能很多人脑子里会先冒出一个疑问句:安康,那地方,有大学吗?别急着下结论,我跟你说,还真有!而且不止一所呢。确切地说,安康这个秦巴腹地的小城,目前主要拥有两所高等教育学府,它们分别是安康学院和安康职业技术学院。这两所院校,各自承载着不同的使命,却共同为这片土地,也为远道而来的学子们,点亮了求知的灯火。
你可别小看它们。就拿安康学院来说吧,它可不是那种一夜之间冒出来的新学校,骨子里带着老一辈教育工作者的那股子韧劲儿和情怀。它的历史啊,要往回追溯,能扯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那些师范学校、农校、卫校,一路跌跌撞撞,筚路蓝缕,才走到今天这个本科院校的位置。想当年,那些简陋的教室、风雨剥蚀的土墙,走出去了多少扎根基层、奉献一生的乡村教师、赤脚医生、农业技术员?那时候的“大学”,也许不像今天这般光鲜亮丽,但它那股子为地方培养人才的朴素愿望,是实打实的。
现在你走到安康学院的校园里,尤其是新校区,那感觉完全不一样了。宽敞的林荫道,现代化的教学楼,还有依山傍水、错落有致的宿舍区,整个儿透着一股蓬勃向上的劲儿。我记得第一次去新校区,站在那里,微风拂过脸庞,看着远处被雾气缭绕的秦岭余脉,心想,这地方,真的太适合读书了。没有大都市的喧嚣与浮躁,只有山间的宁静和书本的墨香,人能沉得住气,静下心来。
学院的专业设置,也带着浓浓的安康特色,或者说,它就是为了这方水土的需要而生长的。你想想,安康地处山区,农业资源丰富,所以像农学、林学、园艺这些专业,自然是学院的强势学科。它为安康,乃至陕南地区的农业发展,培养了多少“泥腿子”专家?他们可能不会像在北上广深的高材生那样,在金融街叱咤风云,但他们把论文写在了田埂上,把技术送到了农户家里,那份踏实,那种贡献,是任何高大上的理论都无法比拟的。再比如,教师教育,这是学院的老本行了,安康地处偏远,优质师资匮乏,学院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合格的教师,让大山里的孩子也能享受到教育的光芒。这是一种薪火相传,更是一种责任。
当然,安康学院也不仅仅是“土气”,它也在努力追赶时代的步伐。计算机科学、经济管理、文学艺术,这些新兴的、更贴近现代社会需求的专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他们的学生毕业后,有的选择留在家乡,参与安康的建设;有的则勇敢地走出秦岭,去更广阔的天地闯荡。但无论走到哪里,那份从安康学院带走的,也许是对生活更平和的理解,对知识更淳朴的追求,以及对家乡那份抹不去的眷恋,都会成为他们人生中最宝贵的底色。
除了安康学院,我们不能不提的还有安康职业技术学院。这所学院的定位,跟本科院校大相径庭,它更注重技能培养和实际操作。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学一门手艺,吃一辈子饭”。你看,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不是每个人都非要拿个本科学位,有多少岗位,急需那些掌握一技之长的年轻人?汽修、护理、幼教、旅游管理,这些专业,都是实实在在地为安康的经济发展、为地方的民生改善服务的。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毕业后往往能更快地融入社会,找到自己的位置。他们可能不会坐在高楼大厦的办公室里,但他们是工厂里的技术骨干,是医院里细心周到的护士,是幼儿园里充满爱心的老师,是景区里热情专业的导游。他们是城市运转的螺丝钉,是基层服务的先行者,他们的价值,绝不亚于任何一种高学历人才。有时候,我在街上看到那些穿着工装,忙忙碌碌却又神采奕奕的年轻人,心里就会想,说不定他们就是从安康职业技术学院走出来的,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撑起了安康这座城市的骨架。
安康的这两所高等学府,其实是安康这座城市的一个缩影。它不像西安、武汉那样,大学林立,名校云集,竞争激烈到让人喘不过气。安康的大学,更像是家门口的学堂,它们或许没有那么多的光环,但它们有着自己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在这里读书,你能感受到一种与大自然更亲近的生活节奏,能体验到小城市特有的人情味儿。学费、生活成本相对较低,这对于很多家庭条件一般的孩子来说,无疑是极大的福音。他们在这里可以放下经济上的包袱,更纯粹地去追求学业,去探索自我。
当然,作为地方院校,安康的大学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比如,如何吸引更多优秀的生源?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如何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让教育与产业结合得更紧密?这些都是需要时间、需要投入、需要智慧去解决的问题。但话说回来,任何一所大学的发展,都是一个不断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过程,安康的这两所院校,也一直在砥砺前行。
在我看来,安康的大学,不仅仅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它们更是安康这座城市的文化地标,是其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为安康带来了知识的火花,注入了青春的活力,也留住了那些可能选择远方,但最终被家乡情结和安康学院、安康职业技术学院所吸引的年轻人。所以,下次再有人问你“安康有没有大学”,你可以理直气壮地告诉他:“有!而且它们正以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属于安康的精彩篇章,静静地滋养着这片秦巴腹地,等待着更多有志青年来此寻梦,来此生根发芽。”那份朴实、那份坚韧、那份对地方的深情,才是安康大学们最迷人的所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