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的大学有哪些

陈老师 教育评论1阅读模式

说起佳木斯这座城市,很多人脑海里大概会闪过“远”、“冷”、“边陲”这些词儿。但你要问我,佳木斯到底有没有大学?那我可得给你掰扯掰扯了。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还真不只一所,有那么几家,虽然数量上不能跟那些动辄几十上百所大学的超一线城市比,可它们在各自的领域里,那都是扎扎实实地耕耘着,为这片黑土地,也为这东北乃至全国输送着一批批新鲜血液。

要说佳木斯高等教育的扛把子,那必须是佳木斯大学。你别看名字听起来朴实无华,它可是黑龙江省东部地区规模最大、学科门类最全的综合性大学,妥妥的“龙头老大”。这学校不是凭空冒出来的,它是经历过好几次大合并的,什么佳木斯医学院、佳木斯师范学院、佳木斯工学院,还有佳木斯农机学院,这些当年各自领域里响当当的牌子,最后都汇聚到了“佳木斯大学”这个名下。想想看,这得多大的包容性,才能把医学的严谨、师范的温润、工科的务实、农机的接地气儿,全都糅合到一块儿去?

我记得第一次踏进佳木斯大学的校园,那感觉,怎么说呢,挺开阔的。尤其是在秋天,校园里金黄的落叶铺了厚厚一层,踩上去“沙沙”作响,图书馆前那几棵老榆树,叶子被风一吹,哗啦啦地往下落,就像下了一场金色的雨。这学校啊,占地面积真是不小,医学院、师范学院、工学院,虽然现在都成了大学的一部分,但你走在里面,还是能感受到它们曾经独立的印记。比如医学院那边,教学楼就透着一股子沉稳和年代感,实验室里那些瓶瓶罐罐、人体模型,都带着点神秘的氛围。而师范学院那边,感觉就更活泼些,你能看到穿着各式各样服装的学生们,可能是美术系的,也可能是音乐系的,身上都带着一股文艺范儿。

这学校最厉害的,我觉得还是它的医学专业。当年佳木斯医学院那可是响当当的,培养出了不少优秀的医护人才。现在并入大学后,医学的底蕴依然深厚,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还有护理学,都是它的优势学科。你想想,在一个冬天格外漫长的地方,能有一所这么强的医学院,对周边百姓来说,那是多大的福音啊。我看过那些医学生在实验室里,穿着白大褂,一丝不苟地操作,那种专注劲儿,让人打心底里佩服。他们将来,可都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

除了医学,佳木斯大学的师范教育也相当有分量。你走在校园里,常能碰到背着书包,谈论着教育理念的未来老师们。他们脸上带着对知识的渴望,也带着对未来的憧憬。这里的老师们,很多都是老教授了,讲起课来,那真是深入浅出,把那些枯燥的理论知识,讲得活灵活现。工科专业呢,虽然名气可能没医学那么大,但也是默默为当地的工业发展输送人才。特别是之前农机学院的底子,让它在农业机械化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这在东北这个农业大省,绝对是实实在在的贡献。

当然,除了佳木斯大学这艘巨轮,佳木斯还有几所专科院校,它们虽然没有“大学”的名头那么响亮,但对于培养技能型人才,那可是功不可没。

首先要提的是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听名字就知道,这学校跟“农”字脱不开关系。东北是中国的粮仓,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这所农职院,就是专门培养农业领域的技术人才的。你想想,从种植养殖到农业机械操作,从农产品加工到现代农业管理,这些都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很多都直接投身到农村基层,把学到的知识和技术带到田间地头,真正地服务“三农”。我有个朋友,他弟弟就在那儿上的学,学的是农业机械维修,现在毕业回老家,修农机那叫一个溜,村里乡亲们的拖拉机、收割机出了毛病,都找他,小伙子可吃香了。这不正说明了,这些职业技术院校,培养的都是社会最需要、最接地气的人才吗?

再来就是佳木斯职业学院。这名字听起来就更直接了,一看就是培养职业技能的。它涵盖的专业就更广泛了,可能包括计算机应用、旅游管理、学前教育等等,各种贴近社会需求的服务型和技术型专业。这样的学校,它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往往是能够直接上岗,解决实际问题的。对于很多不追求学术深造,而是希望早点进入社会、拥有一技之长的人来说,职业学院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它们就像一个个小型的“人才孵化器”,精准地对接市场需求,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所以啊,你看,佳木斯的大学系统,虽然不庞大,但却很完整,也很务实。从综合性的佳木斯大学培养高层次人才,到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佳木斯职业学院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形成了一个梯队。它们共同构成了佳木斯高等教育的版图,也共同支撑着这座城市的发展。

在这里读书,体验感是独特的。佳木斯这座城,节奏慢,没那么喧嚣浮躁,特别适合潜心读书。尤其冬天,外面天寒地冻,图书馆里却温暖如春,大家裹着厚厚的棉衣,坐在自习室里,就着一盏台灯,那种宁静和专注,是很多大城市里难以体验到的。当然了,夏天的时候,松花江边绿意盎然,校园里也生机勃勃,学子们在操场上挥洒汗水,在林荫道上高声朗读,那又是另一番景象。四季分明,景色各有千秋,给学习生活也增添了不少色彩。

而且,佳木斯的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对于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来说,能大大减轻经济压力。一份热腾腾的杀猪菜、一碗香喷喷的牛肉面,价格都挺亲民。生活成本低,学生们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不用为生计过多操心。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尽管地处边陲,每年还是有不少学生选择来这里读书的原因之一吧。

当然,我们也不能闭眼夸。佳木斯毕竟是座小城,跟那些超大城市相比,在就业机会、文化娱乐多样性方面,确实有那么点儿差距。毕业后,很多学生会选择去哈尔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发展,寻找更广阔的天地。但这并不代表佳木斯的大学就没有价值。恰恰相反,它们就像是灯塔,在东北的一隅,默默地为年轻人指引方向,提供知识和技能。它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片黑土地赋予他们的那份朴实、坚韧和踏实。

我总觉得,衡量一所大学的价值,不仅仅是看它出了多少名人,发了多少篇顶级论文,更重要的是看它为社会培养了多少有用之才,为地方发展贡献了多大力量。从这个角度看,佳木斯大学,包括那几所职业学院,它们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它们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开枝散叶,用知识改变着一个又一个的命运,用教育点亮着一座又一座城市的未来。它们的存在,让这个“远在天边”的城市,多了一份书卷气,多了一份希望。当你下次再听到“佳木斯”这个名字时,或许除了“冷”,还能想到那几所热气腾腾、充满活力的学府。

佳木斯的大学有哪些

 
陈老师
  • 本文由 陈老师 发表于 2025年7月17日10:41:0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xingxingwuyu.com/p/566908.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