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国内哪些大学有播音主持专业,中国传媒大学,那绝对是绕不开的。它就像这个领域的“圣地”,你但凡对播音主持有点念想,脑袋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多半就是它。它不光是专业设置最全、师资力量最雄厚,更要命的是,那地方出来的人,身上的气质都不一样,带着一股子独特的“媒传范儿”。每年艺考季,中传门口那叫一个人山人海,多少怀揣着主播梦、主持人梦的少男少女,就为了挤进去,拼了命地也要把自己的声音、形象、临场反应练到极致。你说它难考不?那可不是一般的难,简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进去的,都是万里挑一的“声音怪物”和“语言精灵”。
当然,除了中传这颗“明珠”,国内还有不少大学,在播音主持这个行当里,也都是响当当的角儿。比如紧随其后的,我心里排第二的,就是浙江传媒学院。这所学校,素有“北有中传,南有浙传”的美誉,可不是吹的。它的播音主持专业,尤其是在实践教学上,那真是做得风生水起,跟各个电视台的合作非常紧密,实习机会多得让人眼红。我有个朋友就是浙传毕业的,当年她在学校的时候,大大小小的活动主持没断过,电台、电视台的栏目也参与了不少,毕业出来,人家的经验值直接拉满,上手就能干活,那种底气,是光靠课本学不来的。
再往下说,上海戏剧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这两所艺术殿堂,虽然大家第一印象是表演,但它们的播音主持专业也绝对不容小觑。尤其是上戏,它的播音主持专业更注重舞台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不仅声音条件好,气质也自带舞台光环,在影视剧配音、话剧表演、大型晚会主持方面,都特别吃香。而中戏呢,它在台词功底和表演结合上的训练更是炉火纯青,那些想走“演播”路线,或者想成为有深度、有情感表达的主持人,这里是块宝地。我见过一些从中戏出来的播音生,他们念白那叫一个干净利落,情感拿捏得恰到好处,听着就是一种享受。
然后,还有一些综合性大学的艺术学院或新闻传播学院,也在播音主持领域耕耘多年,培养了不少人才。比如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四川传媒学院等等。这些学校的播音主持专业,可能不像中传、浙传那样专注于传媒艺术的方方面面,但它们往往会结合自身综合性大学的优势,比如新闻学、传播学、文学等人文社科背景,让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多元化,视野更开阔。就拿武大来说,它的新闻传播学院在业界口碑一直很好,培养出来的播音生,不仅声音条件过硬,文字功底和新闻敏感度也常常让人眼前一亮。他们可能不像纯艺校的学生那样“艺术范儿”十足,但胜在沉稳、理性,更适合新闻播报和深度访谈类节目。
所以你看,大学里有播音主持专业的还真不少,但它们各有侧重,各有脾气。选学校,其实就像选伴侣,得看你自己的“三观”和“期待”跟谁更合拍。
那么,如果你真想扎进播音主持这个圈子,选择学校的时候,光知道名字肯定不够。你得琢磨琢磨,这个专业的“味儿”到底是什么?
首先,是专业素养的打磨。播音主持,听起来光鲜亮丽,但背后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枯燥训练。声带就像上了发条的机器,每天得“吱扭吱扭”地磨合,直到那声音如行云流水般,带着温度,直抵人心。气息的控制,那可是门学问,要能做到“气沉丹田,字字珠玑”,每个音节都像精心雕琢过。普通话的训练更是重中之重,你不能有任何地域口音,不能有丝毫含糊,甚至连方言对普通话的潜在影响,你都得去矫正。有时候我看着那些学生对着镜子一遍遍地练习“出唇、归位”,练习“字正腔圆”,那股子劲儿,真让我这个外人都觉得心疼又佩服。这不是简单的说话,这是一种艺术,一种对声音的极致掌控。
其次,是临场应变能力和思维敏捷度的培养。主持人可不是照着稿子念就行了,直播现场,什么突发情况都有可能发生。设备故障了,嘉宾掉链子了,观众情绪激动了,你都得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而且要反应得体、漂亮,甚至能化解危机。这就要求你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还得有广博的知识储备、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强大的心理素质。有些学校在这方面的训练会特别强,比如会模拟各种直播场景,设置各种“陷阱”,让学生在压力下完成任务。我曾听过一个故事,某大学的播音主持专业期末考试,就是让学生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接到一个模拟“突发新闻”的任务,限定三分钟内整理好思绪,然后进行“直播报道”。这种训练,直接就把人逼到极限,但同时也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潜力。
再者,就是艺术修养和人文情怀的熏陶。播音主持不仅仅是技术活,它更是一门人文艺术。你要能读懂文字背后的情感,要能体会听众的感受,要把新闻讲得有温度,要把故事说得有感染力。这就需要你不仅仅是一个“发声机器”,更是一个有思想、有情感、有品位的传播者。所以,很多优秀的播音主持专业,会非常注重对学生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的培养,希望他们成为一个“饱读诗书”的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我个人认为,这也是为什么像上戏、中戏这样的艺术院校,虽然播音专业不是它们的“王牌”,但培养出来的学生却往往能在大舞台上大放异彩的原因——他们自带的那份艺术气息和人文底蕴,是别人模仿不来的。
当然,学这个专业,说实话,真没那么轻松。竞争激烈,淘汰率高,而且未来的就业市场也充满了挑战。不光是声音要好听,形象要好,关键是你得有个人特色。现在这个时代,信息爆炸,内容同质化严重,观众的审美也在不断提高。千篇一律的主持人,很快就会被淹没在信息洪流里。所以,找到自己的定位,培养独特的风格,这比什么都重要。有些学生毕业后没能顺利进入电视台、电台,但他们凭借在学校里练就的专业能力和多媒体技能,转战新媒体平台,做起了自己的播客、短视频博主,甚至成了小有名气的网络主播。这说明什么?说明专业的学习给了他们底气,让他们有能力在任何一个舞台上,都能发出自己的光。
总而言之,如果你问我,大学里哪些学校有播音主持专业?我的答案是:很多。但如果你问我,哪些学校能真正把你培养成一个优秀的播音主持人?那可就不仅仅是看名字,更要看学校的教学理念,看它的实践平台,看它能不能点燃你内心深处那份对声音、对语言、对传播的热爱。这趟旅程,充满了挑战,也充满了无限可能。关键在于,你有没有那份儿心气儿,有没有那份儿毅力,去把声音炼成金子,把语言化为力量。毕竟,梦想这东西,是得靠双手去触摸的,不是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