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和211有哪些大学

陈老师 教育评论1阅读模式

你问985211是哪些大学?嗯,说白了,它们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里曾经最闪亮的那两块招牌,是国家在不同时期为了打造世界一流或高水平大学而重点支持的一批高校。985工程呢,启动得晚点,1998年5月搞的,最初就那么寥寥几所,后来扩到三十几所,都是金字塔尖上的尖子生,目标是世界一流大学。211工程呢,早几年,1995年就开始了,面向21世纪嘛,重点建设一百所左右的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规模更大些。这两批学校,特别是985,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几乎就等同于中国大陆最顶尖、最受认可的高等教育资源。虽然现在有了“双一流”建设,把之前的名头给“整合”或者说“升级”了,但985211这两个词儿,早已经深深烙印在中国人的教育观和就业观里,成了一种文化符号,一种无形的分界线。

说到具体是哪些大学?列出来那可是一长串,上网随便一搜都有完整的名单。北京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的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的南京大学,杭州的浙江大学,武汉的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985211就更多了,像是北京邮电大学啊,西南财经大学啊,中国政法大学啊,上海大学啊,遍布全国各地,门类也很齐全。但这只是名字,名字背后承载的东西,才是真正让人纠结、追逐、甚至焦虑的。

我有时候觉得,这两个称谓就像是给学校打上的一个高分标签,一个特别显眼的二维码。一旦扫上这个码,就好像瞬间被赋予了某种光环。招生的时候,它们是香饽饽,分数线高得离谱,简直是神仙打架。高考那根指挥棒,就那么直挺挺地指向这些学校,千军万马挤那几座独木桥。我那时候亲眼见过,班里平时拔尖的同学,为了能稳住冲刺一个211的某个专业,或者搏一搏能不能摸到985的边儿,真是把命都搭进去了,熬夜刷题刷到眼睛充血,头发一把一把地掉。那种压力,那种集体性的较劲儿,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心有余悸。不是说其他大学就不好,而是这几个字,它自带一种魔力,让大家觉得,进了这里,未来仿佛就有了保障,至少是更高的起点。

你看就业市场,很多企业,尤其是那些“好”单位、大公司,筛选简历的时候,第一眼可能就瞟你的毕业院校。是不是985?是不是211?这几乎成了一道隐形的门槛,尤其是刚毕业那会儿。不是说非985/211就找不到好工作,肯定不是,优秀的人在哪里都能发光。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层滤网确实存在,它可能让你少了一些面试机会,多了一些证明自己的成本。有时候想想挺无奈的,寒窗苦读十几年,最后好像就为了印在毕业证上的那几个字,或者说,是为了那几个字背后代表的,某种被社会广泛认可的“优等生”身份。

但这身份,拿到了就真的高枕无忧吗?当然不是。进了985/211,你会发现周围的人同样优秀,甚至更拼。竞争一点没少,反而更激烈了。这里的图书馆可能更大、藏书更多,实验室设备更先进,老师可能是某个领域的权威。这些都是实打实的资源优势。但人呢?进来之前是高考的胜利者,进来之后可能就成了普通一员,甚至因为比不过别人而感到挫败。我有个高中同学,费了老大劲儿去了个南方的985,结果发现自己专业课怎么学都觉得吃力,周围的同学个个都像是开挂了似的,他压力大到不行,最后勉强毕了业,找工作也磕磕绊绊的。你说这算是成功吗?从旁人来看,他上了985,妥妥的成功人士预备役,但他自己的感受可能完全不同。

而且,教育资源倾斜带来的问题也很明显。大量的资金、最好的师资、最优先的政策都往这几所学校集中,虽然提升了它们的实力,但也可能让其他学校的发展空间被压缩,形成一种马太效应。教育公平,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了。当你看到有些地方的大学,硬件软件都跟不上,学生却因为分数不够连211的边儿都摸不着,而这些985/211的孩子享受着顶级的资源,心里滋味挺复杂的。

现在的“双一流”建设,其实也是想打破过去那种非黑即白、只看学校出身的简单粗暴。它更强调学科建设,希望一些在特定领域有优势的非原985/211学校也能发展起来,让教育评价体系更多元化一些。这当然是好事。但多年的惯性,985211的烙印太深了,不是一朝一夕能抹平的。大家谈论大学,还是绕不开这两个词。相亲的时候,简历筛选的时候,家长炫耀的时候,这俩词出现的频率高得惊人。它们已经不仅仅是学校的代号,更像是一个阶层标签,一个能力证明,甚至是一个社交货币。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完全没有这些标签会怎样?大家是不是就能更纯粹地去追求知识、去选择自己真正热爱的专业和学校,而不是被那些数字和名头牵着鼻子走?但转念一想,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总会有一种筛选机制存在。也许标签变了,但筛选本身不会消失。985211,它们曾经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特定阶段的产物,有其历史意义,也带来了很多现实问题。它们是无数人青春汗水的见证,也是很多家庭希望和压力的载体。它们就在那里,是绕不开的话题,是每个经历过高考或者即将经历高考的人,心中都沉甸甸的两个数字和一些名字。

985和211有哪些大学

 
陈老师
  • 本文由 陈老师 发表于 2025年5月3日10:33:4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xingxingwuyu.com/p/565847.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