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松江大学城,那地方对我来说,可真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不是因为我在那里读过书,而是总觉得那里汇聚了太多年轻的、鲜活的生命,感觉跟城市别处都不太一样。你要问那里头究竟住了哪些“巨头”?嗯,掰着指头数数,还真不少呢。
首当其冲,不能不提的是东华大学。哎呀,东华嘛,老牌子了,尤其是他们的服装设计,在国内那可是响当当的。你想啊,走在东华校园里,是不是感觉空气里都飘着那么一点点艺术气息?虽然它不是完全偏艺术,但服装、纺织这些强项,总让它显得比一般的工科或者综合性大学多了点浪漫的色彩。我去过他们校园,感觉绿化挺好的,建筑也挺规整,有一种很舒服的大学氛围。
然后呢,就是大名鼎鼎的华东师范大学。师大!这名字听着就自带一种人文的光辉。华师大在上海地位很高的,是师范教育的翘楚。他们的学生,感觉身上都带着一种温文尔雅的气质,当然这只是我的刻板印象啦。但在大学城里,华师大的校区显得特别沉静,那种感觉就像走进了一个巨大的图书馆,虽然年轻但又很厚重。他们的文史哲科系都很厉害,听说图书馆藏书巨多,想想看,能在那样的地方静下心来读几年书,也是一种福气吧。
接下来,说到国际范儿,那肯定是上海外国语大学了。上外!这名字一听就觉得高大上,感觉里面的学生都是能流利说好几种语言的。他们在大学城的校区,据说建筑风格就挺有特色,带着点异域风情?我虽然没进去仔细逛,但远远看着,总觉得这学校的学生自带一种全球视野,说话聊天都透着那么股子自信和开放。想学外语,想了解外面世界,上外绝对是第一梯队的选择啊。
财经类的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这两家可是在各自领域里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的。贸大嘛,听名字就知道,跟国际贸易、经济这些打交道,感觉学生们都挺精明能干的,未来很多都是要进金融圈或者跨国公司的。立信呢,会计金融,这可是个实打实的专业,听说他们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在业界很受欢迎。这两所学校的学生,给人的感觉就是比较务实,目标性很强,身上带着点未来商业精英的影子。校园风格?可能没有前几所那么“花里胡哨”,但肯定透着一股子严谨和专业的气息。
还有一所,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名字听着就特别接地气,工程技术,这可是支撑社会运转的基石啊。工程大的学生,我猜想动手能力一定特别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棒。他们可能不像有些学校的学生那么“文艺”或者“洋气”,但绝对是未来国家建设的栋梁。他们的校园,我脑补出来就是那种充满实验室、车间、各种设备的感觉,一种热气腾腾、充满创造力的氛围。
最后,还有一个特别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哎呀,这可不是一般学校,这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医学院!交大啊,国内顶尖的学府,能在交大医学院读书,那绝对是学霸中的学霸。医学本身就是个门槛高、学制长、责任重的专业,能在松江大学城拥有这样一个医学院校区,感觉整个大学城的学术水平都被拉高了一大截。虽然只是医学院,但“交大”两个字的分量摆在那里。这个校区可能没有其他几个学校那么大,但里面的学生,那都是未来要救死扶伤、做医学研究的精英啊,身上自带一种使命感和严谨性。
所以你看,松江大学城,不是一个名字,它是一个区域,一个集合体。把这七所风格迥异、专业领域各有侧重的大学放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特别的生态。你想想看,在同一个地方,你可以看到搞艺术设计的、研究人文历史的、精通外语的、钻研金融贸易的、埋头工程技术的,还有未来的医学专家。这种多样性,这种碰撞,是不是特别有意思?
走在大学城的路上,特别是在傍晚,经常能看到三三两两的学生,骑着自行车或者步行,有说有笑的。他们的校服或者背包上印着各自学校的名字,虽然是不同的学校,但在同一个地方生活、学习,呼吸着一样的空气,分享着同一个“松江大学城”的标签。夏天的时候,绿树成荫,感觉特别舒服,不像市里那么拥挤、那么热。冬天嘛,风可能大了点,但那种开阔感,也让人觉得心胸舒畅。
其实,大学城不仅仅是学校的集合,它也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社会。有商业街,有吃饭的地方,有书店,有电影院,有各种小店。这些都是围绕着学生的需求而生长的。傍晚或者周末,商业街上就特别热闹,充满了年轻人的活力。你可能会看到东华的学生穿着自己设计的衣服,上外的学生用流利的英语跟外国朋友聊天,贸大的学生在讨论股票,师大的学生捧着书在咖啡馆里,工程大的学生在电脑前捣鼓着什么……画面感是不是一下子就出来了?
有时候,我会想,把这么多大学放在一起,除了节省资源、便于规划之外,是不是也有一种特别的意义?让不同领域的年轻人有机会更方便地交流、碰撞,产生新的火花?虽然平时大家都在各自的学校里学习生活,但总有机会在校外的餐馆、商店、公交站、甚至只是路边擦肩而过时,感受到彼此的存在。这种感觉,是在市区那些独立校园里很难体会到的。
当然,大学城也有它的“缺点”。比如离市区有点远,坐地铁要很久,感觉像是被“流放”到了远郊。对于很多习惯了城市便利的学生来说,可能需要一段时间适应。但是,换个角度想,这种“远”也给了它一份宁静和独立。没有市中心的喧嚣和浮躁,学生们可以在这里更专注地学习,更纯粹地感受大学生活。那种大片的绿色、那种宽阔的空间,也是市区校园难以企及的奢侈。
总之啊,提起松江大学城,我的脑海里出现的,不仅仅是那七所大学的名字:东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以及特别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更是一幅生动的画面:年轻的面孔、蓬勃的朝气、各自独特的校园风格、以及围绕着这一切形成的那个充满青春气息的小世界。它像是一个巨大的孵化器,每年都向社会输送着不同领域的人才,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有机会的话,真应该去那里走走,感受一下那种不一样的大学氛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