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有哪些?嘿,这问题问的,说起来话长。它有的可不仅仅是几幢楼、几个系,或者图书馆里那些摞得跟山似的书。它有的是一种气质,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还有一种你得亲身去呼吸、去感受才能明白的独特氛围。
首先最显眼的,它有两个主要校区,完全是两种味道。一个叫鼓楼,老校区,你走进去,脚踩在石子路上,眼睛扫过那些爬满爬山虎的红砖墙,尤其是北大楼,那真是标志性的,时间在这里好像是慢的。梧桐树遮天蔽日,连夏天的蝉鸣都带着点旧时光的慵懒。这里安静、典雅,感觉空气里都飘着学术的味道,适合沉思,适合散步,适合感受那种百年名校的底蕴。好多历史悠久的院系,像文学院、物理学院(部分)啥的还在那边,教授们也好像自带那种沉静的光芒。
然后是仙林,新校区,大,真大!一开始去有点找不到北,像个现代化的小城市。楼新,设施好,宽敞明亮。大部分学生,尤其是本科生,都在这边。这里的氛围更朝气蓬勃,充满了年轻人的活力。各种新的实验室、教学楼,体育馆也更齐全。从鼓楼到仙林,感觉就像从一幅古老的油画穿越到了高清数字照片。有人喜欢鼓楼的静谧,有人更爱仙林的便利和开阔。南大很巧妙地把新旧放在一起,那种对比本身就挺有意思。
它有什么?它有扎实的学科。你别看它不像有些学校那么天天喊口号,南大骨子里是低调且有料的。它的文科那是真的牛,历史、哲学、中文,这些都是它的根基,培养出过多少大家啊!走在历史系的楼里,感觉都能听到历史的回声。理科也是传统强项,物理、化学、天文(南京大学的天文系那可是国内顶尖的),这些基础学科的研究实力非常强劲。别以为它只有这些,计算机、软件、环境这些新兴学科也做得风生水起,紧跟时代。它就像一个深井,不声不响地往下挖,但挖出来的东西都是真金白银。
当然,南大有什么?它有人。这里的学生,怎么说呢,大多挺务实的,不浮夸,但心里都有股劲儿。大家普遍很勤奋,图书馆里永远不缺努力的身影。但他们也不迂腐,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各种奇思妙想层出不穷。教授们呢,有那种学贯中西的老一辈,也有思维活跃、紧跟前沿的中青年。在这里你能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他们可能是未来的科学家、作家、企业家,也可能是某个小领域的狂热爱好者。人是学校的灵魂,这话一点不假。
它还有它的精神。那个校训,“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听起来有点儿官方,但当你在这个环境里浸泡久了,你会发现它不是一句空话。诚朴,就是踏踏实实,不搞虚的;雄伟,是说要有远大抱负,心怀天下;励学,不用说了,勤奋学习;敦行,是说要把学到的东西付诸实践,知行合一。这八个字,内敛而有力,塑造了南大人的气质。他们可能不是最会表现自己的,但往往是走得最远的那一批。
它还有什么?很多细节。比如杜厦图书馆,大得吓人,书多得让你感叹知识的海洋有多广阔,同时找个空座也挺考验人品。南园、北园(鼓楼校区)里那些有点年头的宿舍楼,藏着多少青春的秘密和夜谈。仙林的校车,穿梭在两个校区之间,拉着两边奔波的学生和老师。梅园(鼓楼),春天梅花盛开,美不胜收。秋天,满地的梧桐落叶,踩上去沙沙作响,像天然的背景音乐。食堂的菜嘛,这个就看个人口味了,总有那么几家是你的心头好。
南京大学有什么?它有辉煌的过去,有扎实的现在,也有充满可能的未来。它有大师,有英才,有普普通通但闪闪发光的每一个南大学子。它有宁静的角落,也有热烈的讨论。它有严谨的学术,也有多彩的生活。它不是一个容易一眼看透的学校,它的魅力需要你慢慢去品味,去发现。它就像南京这座城市一样,低调、有文化、有韧劲。你问它有什么?它有的是一种沉淀,一种力量,一种让人来了就不容易忘记的印记。它有的,是每一个身在其中或曾经属于它的人共同塑造的活生生的一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