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三亚嘛,你脑子里是不是立马就跳出阳光、沙滩、椰子树、大海,还有那热辣辣的太阳?嗯,大部分人都是这么想的。毕竟“东方夏威夷”的名号不是盖的,那游客那是乌泱乌泱的。可要问,三亚有大学吗? 哦哟,这个问题,可能一下子让不少人卡壳。以为这地方就是个纯度假、纯享乐的地儿?那可真是大错特错了!
当然有啊!而且还不止一所呢。虽然跟那些动辄几百所大学的特大型城市比起来,三亚的高等教育资源数量上肯定没法儿拼,但质上嘛,尤其是近些年,那发展势头,绝对值得拎出来好好说道说道。
首先,最老牌的,怎么都绕不过去的是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你看这名字,多直白,多贴合三亚这地方的特色!“热带”、“海洋”,就是它骨子里带的东西。这学校不是那种突然冒出来的新贵,它是有历史沉淀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54年的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师范学校,后来变成海南省民族师范学校,再后来几经调整、合并,名字也变来变去,最后成了这个名儿。它算是海南省属重点建设高校,听着就挺稳的。
它有两个校区,一个在三亚,一个在五指山。咱主要聊三亚这个。三亚校区在育才路那边,离市区嘛,也不能说特别近,但也不算山沟沟里。校园里肯定是绿树成荫,热带植物环绕,毕竟是在三亚嘛,随便种点啥都能长得郁郁葱葱的。它的特色专业,听名字就知道,肯定跟海洋、跟热带、跟民族相关性强。什么海洋科学、渔业、旅游管理、民族学之类的,听起来就挺有三亚味儿。在那儿读书的学生,我觉得吧,肯定比在北方上学要抗冻!冬天也能穿短袖T恤晃悠,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啊!虽然偶尔台风来了可能有点小麻烦,但大部分时间,那阳光海岸,想想都觉得心情好到爆。学习之余,周末想看海?太方便了!约上几个同学,坐个公交车或者打个滴滴,没多久就到海边了。这种学习环境,是不是有点拉仇恨?哈哈。
然后呢,要说规模,要说校园“壕”气,那就得提提三亚学院了。这可是一所民办大学,但你可别小看它。这学校占地面积超大,校园建得那叫一个漂亮,像个大花园,或者说像个度假村更贴切。进去逛一圈,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夸张了点儿,但绿化和设计确实用心),感觉不像是在读书,倒像是在逛公园。这学校的学生数量也庞大,据说有两万多人。想想看,在一个美丽的城市里,有这么一大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那得多热闹!
三亚学院的位置据说是在吉阳区那边,也是离海岸线不远。它的专业设置嘛,作为民办高校,肯定更注重市场需求,什么艺术类、传媒类、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商科,这些听着就跟三亚的产业挺搭。而且,民办学校嘛,在教学方式上可能更灵活,也更注重实践和就业。我有个朋友的孩子就在那里上学,发过来的校园照片,那叫一个赏心悦目。说实话,有时候都有点羡慕现在的孩子,能在这样的环境里读书。当然啦,学费肯定比公办的要贵一些,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在三亚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方,能有这么大一块地儿建学校,而且建得这么漂亮,也是挺厉害的。在三亚学院读书,我觉得生活应该挺便利的,毕竟学生多,周边配套应该也跟得上。下课后,校园里散散步,看看夕阳,吹吹海风,那感觉,啧啧,真是享受。
除了这两所比较“传统”意义上的大学,三亚近些年,尤其是在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板块那是下了一盘大棋,而且主要落子在了一个叫做崖州湾科技城的地方。这地方厉害了,不是建一所大学,而是引进了一大批“国字头”的顶级高校和科研院所来设立分院、研究院或者研究生院。你听听这名字,就觉得高大上: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海南国际医学中心、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三亚研究院…… 还有好几所,我都记不全名字了。
这里不是那种普通本科生扎堆的地方,更像是瞄准高端科研、人才培养,尤其是围绕海洋、南繁育种(就是热带农业)、深海科技、生命科学这些领域。你想啊,那些顶尖高校能把分院设在这儿,说明三亚在这些领域是有独特的资源优势的,比如深海大科学装置、南繁基地等等。崖州湾科技城这地方,离三亚主城区有点距离,但规划得特别现代、特别漂亮,是那种充满未来感的园区。在这里学习或者做研究的,很多是研究生、博士生,或者是高水平的科研人员。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可能就跟在海边度假完全不沾边了,更多的是泡在实验室里、图书馆里,或者在田间地头(南繁基地)搞研究。这里代表着三亚高等教育的未来方向,是海南自贸港建设在教育和科研领域的重要支撑。虽然这些机构可能没有完整的本科教育体系(有些有少量本科专业),但它们绝对是三亚高等教育版图里不可或缺、甚至是最有潜力的一块。
哦对了,以前好像也听说过海南大学三亚校区的说法,但印象中不是一个完整的、大型的校区,可能更多的是一些继续教育学院或者研究基地挂牌在那边。现在提得少了,感觉海南大学的主体还是在海口,三亚这边可能更侧重于上面提到的那些新引进的科研机构。不过,这倒也反映了三亚高等教育的一种变化和发展。
总的来说,三亚的大学,数量上不算多,但挺有特色。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带着浓浓的地方色彩和历史积淀;三亚学院是充满活力、环境优美的民办大校;而崖州湾科技城则代表着高端、前沿、面向未来的科研和教育。
在三亚上大学,体验肯定跟在内地很多城市不一样。最大的优点当然是气候和环境。冬天不冷,随时能看海,空气质量也好。但这地方也是有“缺点”的。比如消费可能偏高(毕竟是旅游城市),到了旅游旺季,那人山人海的,出门都困难。还有台风季,虽然不常来,但一来那阵仗可不小。交通嘛,相对于大城市来说可能没那么发达便利,但学校周边和主要城区也都够用。
我觉得在三亚读大学,除了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能感受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那种慢节奏(相对而言),那种阳光沙滩带来的松弛感,可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当然,也可能面临就业压力,毕竟三亚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旅游业是支柱,其他行业还在发展中。很多毕业生可能最终还是会选择去海口或者省外发展。
但话说回来,青春年少,能在这么一个美丽的地方留下几年的求学记忆,也算是一种特别的经历吧?每天推开窗户,能看到蓝天白云,能闻到带着海风咸湿味的空气,这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而且,随着海南自贸港的建设,三亚这座城市也在快速变化,未来的机会可能会越来越多。特别是崖州湾科技城那块,感觉就是为有志于科研创新的年轻人准备的。
所以,如果你或者你家的孩子对海洋、热带、旅游或者相关的科技领域感兴趣,又或者纯粹就是喜欢三亚这个地方,想要感受不一样的大学生活,那么,三亚的这些大学,绝对值得你认真去了解一下。它不是只有海滩和游客,它也有书声琅琅的校园,有一群群追逐梦想的年轻人,以及一个充满可能性的未来。这大概就是三亚在教育这方面,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吧。挺有意思的一个地方,正在变得越来越多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