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惟录》,原名《明书》,为啥要改名呢?还不是因为作者查继佐太任性了,坚持反清立场。他不光这样想还这样做了,在《自序》中明确表示,自己是明朝人,不是清朝百姓,结果被人告发。

倒霉的不仅是查继佐,还有《罪惟录》。查继佐花了29年时间来写这本书,没想到却成了“私生子”不敢公开,没上户口只能在夹壁里生存,直到辛亥革命后始公诸于世。 关于《罪惟录》的来源还是有必要说一下,不然还真以为是“私生子”了。一部分是作者自身所经历,尤其关于鲁王政府的历史,作者就是当事人。一部分采自庄廷鑨(lóng)《明书》,一部分采自明纂国史和实录。

可能查继佐在写《罪惟录》时候真没当“亲生”的,写的时候有顺序错乱的情况,直到193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重新整理,加注张氏校补文字,影印行世,《罪惟录》才能够重见光明,有了正式户口。

评论